幾人找到酒店,訂好房間後,蕭鵬帶著狄瑋去蟋蟀市場看行情,楊猛則懶得動彈,在房間裡沖涼休息。
話說寧陽的蟋蟀市場真的太繁華了,至少幾千人在這裡購買蟋蟀,這還是剛入秋。今後只會更多,寧陽蟋蟀市場最多一天能有兩三萬蟋蟀愛好者在這裡購買蟋蟀。
“這鬥蛐蛐還真火啊。”狄瑋感嘆道,他現在坐在輪椅上,蕭鵬推著他東溜溜西看看。。
蕭鵬點頭:“自古以來,鬥蛐蛐算是文人心頭之好,書法家黃庭堅曾經總結出蟋蟀的‘五德’,而這讓更多的文人雅士都喜歡上了養蛐蛐、鬥蛐蛐,甚至為它寫詩作賦歌頌。《聊齋志異》裡面還有一篇《促織》的故事呢。”
“五德?”狄瑋不解:“這蟋蟀還能有什麼德行,能讓古時候的文人墨客喜歡蛐蛐?”
蕭鵬掰著手指頭說道:“總體來說五點:鳴不失時,信也;遇敵則鬥,勇也;傷重不降,忠也;敗則不鳴,知恥也;寒則歸宇,識時務也。”蕭鵬掰著指頭說道。
狄瑋皺緊眉頭:“這都是什麼亂七八糟的?”
蕭鵬解釋道:“‘鳴不失時,信也’是說它到點就叫喚,這是守信用,講誠信;‘遇敵則鬥,勇也’,說的是兩隻雄蟋蟀遇到一起肯定得掐架,非常勇敢;‘傷重不降,忠也’,是說蛐蛐鬥到最後,一條腿都被咬斷了,也沒見哪個蛐蛐投降的;‘敗則不鳴,知恥也’說的蛐蛐贏的吱吱叫喚,輸的一聲不吭,知道丟人,知道羞恥;最後的‘寒則歸宇,識時務也’這就有點哲學的味道了。”
“哲學?”狄瑋不解。
“對,蟋蟀又叫‘百日蟲’,一般來說壽命也就三個月多點,到了天冷的時候,不管雄蛐蛐雌蛐蛐,都鑽土裡去了,雌蛐蛐產卵之後自己就死了,雄蛐蛐直接不吃不喝,絕食而死。意思就是我壽數到了,識天命,不給天地找麻煩,自個鑽土裡死了,屍體還給土地做養料,化作春泥更護花,這不是識時務麼?”
狄瑋聽了半天,雙手一拍:“靠,這麼一說,難怪那些文人雅士都愛鬥蛐蛐了。”
蕭鵬卻道:“關鍵是你讓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做別的也做不了啊,你讓他們去玩摔跤?那不得讓人虐出翔來?”
狄瑋聽了哈哈大笑起來:“你還沒說這古法鬥蛐蛐和今天有什麼不同呢?”
“你以為用了古時候的徐子玉蛐蛐罐和過籠,那就算是古法鬥蛐蛐了?”蕭鵬不屑道:“光用的裝置就非常講究,除了蛐蛐罐和過籠外,還有水槽,半圓形瓷制水槽,直徑約三公分,高0.7公分,槽內深0.3公分,東西要做的精緻小巧,掛著釉,描著花,上面有圖案,這是專門喂蛐蛐喝水用的,就這麼一個小水槽,便宜的都要幾百塊。而且也不是所有的雄蛐蛐都可以斗的,跟拳擊比賽一樣,賽前是要稱重的,得按照重量級來。稱重所用的工具叫做‘稱’,其實就是秤,秤桿是用象牙製作,比筷子還細,配一個小紅木框,把蛐蛐放在裡面稱重,能精確到萬分之一兩!分成兩、錢、分、厘、毫,差一毫都不行!一般來說,六厘左右的蛐蛐是正常的,也最容易找到比賽對手。到了八厘重,那就是大蛐蛐了,都能賣出高價,但是過癮歸過癮,可是找同重對手就難了。現在科技進步,都是使用電子稱重了。”
狄瑋聽了之後目瞪口呆:“這鬥蛐蛐還有那麼多講究?”
“這算講究?這只是基本知識,就拿押注來說吧,你以為是誰贏了誰拿錢?還真不是!比方說三局兩勝的比賽,你可以壓第幾局贏,什麼樣的勝法搭配。千奇百怪的花樣都有。而且正式開鬥之前,你的蛐蛐不能自己養,這是害怕有蛐蛐主人給自己蛐蛐吃興奮劑喂藥的,所以在比賽之前五天,比賽雙方都要把自己的蛐蛐拿出來,給一個具有公信力的公證人來替你養著,古時候的促織店就是幹這活的。隔著五天之後才能開鬥。拿出來就比的?那都不正規!”蕭鵬點上一根菸,看著路旁賣的蛐蛐,一個一個小罐,這可都是錢啊。
狄瑋拍了拍蕭鵬:“那個,我聽說在墓地生活的的蛐蛐最厲害,因為他們能啃人屍體,所以更厲害,這是真的假的?”
“假的。”蕭鵬直接打斷了狄瑋的幻想:“蟋蟀的主要食物是動物的根莖葉果實和種子之類,主要是吃素的,雖然有時候也吃點小蜘蛛什麼的,但是那是餓極了沒食物的情況導致的。有些人捉到蟋蟀養著,只喂小蜘蛛之類,說這樣讓它們更兇,這不是扯淡麼?你天天吃米飯,突然有一天開始讓你天天吃饅頭,你能適應麼?”
狄瑋聽了搖頭,蕭鵬繼續道:“所以說,那都是以訛傳訛的,不說別的,你就看這寧陽吧,幾乎全部都種玉米,但是你自己觀察,會發現這裡的收成並不好,經常會有缺苗現象,原因很簡單,這裡種的玉米可以說就是為了養蛐蛐的,都知道寧陽蛐蛐好,為什麼還都是來人到這裡買蛐蛐不是來抓蛐蛐?”
狄瑋這才發現這個問題:“你不說我還真沒發現,對啊,來這裡直接捉蛐蛐不就行了,為什麼還要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