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立意可就昇華了。
要知道金陵彭宇案才過去三年,影響至今深遠。
而扶與不扶,同樣是媒體和大眾熱烈討論的社會話題。
不論這個節目的觀點,觀眾是否認同,最後的底是緊扣著主題了。
最關鍵的是,極具正能量啊。
這下觀眾席掌聲雷動,連帶著看了節目的所有人,都對徐銘重新整理了印象。
沒有本山大叔,照樣撐起了一個春晚小品。
這就牛了。
對業內而言,《扶不扶》比《不差錢》更能代表徐銘。
很簡單,前者是以徐銘為主導,後者是以本山大叔為主導。
何況有本山大叔扶持著,今後春晚小品王指不定就傳承給徐銘了。
殊不知,後者下了臺後,腦子裡就一個想法。
再也不特麼上春晚演小品了。
唱唱歌跳跳舞還行,直播演小品真就感覺跟走鋼絲似的。
呼~
徐銘長出一口氣,看向其他人。
不比自己好到哪去,全都跟從水裡出來一樣,滿頭大汗。
“上春晚感覺怎麼樣?”徐銘笑問道。
“少半條命。”
於悅仙搖搖頭,“中間多虧你託著我的節奏,不然我就崩了。”
現場觀眾的反應對她還是造成了影響。
比方說笑的時候,他們得適當拖一拖節奏,讓觀眾笑完再往下進行。
一來二去,節奏就難免出現變化。
“你自己調整的也快。”
徐銘笑了笑,說道:“演完不要再想了,明天節目反響就會出來,至少達到咱們內心的及格線,大家都很棒。”
回到籌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