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瑾之第三次拜訪劉家莊的甄宅,甄老太爺和甄大奶奶都放鬆了警恨,還挺高興的。。
他們是歡迎顧瑾之的。
而後,他們看到容貌俊美的少年跟在顧瑾之身後,衣著素樸可氣質出眾,眼神明亮,笑容倜儻,不由都愣了愣。
顧瑾之個紹說:這是廬陽王,我的夫君。我今日帶了他來,給老爺子拜今年。您當我是女兒,還沒見過我夫君呢。
甄老太爺頓時眼眸溼潤。
甄大奶奶則忙跪下,給朱仲鈞磕頭。
他們把顧瑾之和朱仲鈞迎到了甄家的中堂,丫鬟們捧了茶點。
哥哥什麼時候回城了?顧瑾之口吻親暱問甄大奶奶。
甄大奶奶忙回答:他初一清晨就趕了回去,說過了上元節再回來。諒大人器重他,他不得閒,在家的日子少………
顧瑾之就嘆了口氣。
我昨日從宮裡出來,倒是見到了他。否則,我也不會急急忙忙趕到這裡束……顧瑾之道。
甄大奶奶和甄老太爺都微愣。
兩人面面相覷,又都看向了顧瑾之。
顧瑾之微微笑了下,卻不再說這個話題了,只問甄大奶奶,家裡的孩子們好不好:家裡有幾個孩子?我來了好幾次,都沒有見過。今日大過年的,怎麼不清他們來給我拜今年?
甄大奶奶的注意力頓時就拉了回來。
她笑著道:鄉下孩子,不知道規矩,淘氣得緊,怕衝撞了您,不敢讓他們來磕頭。
這話我不愛聽。顧瑾之笑容滿面,京裡誰不知道,我是在鄉下長大的?難不成自己長在鄉下,反而嫌棄鄉下的孩子?快去領了來我瞧瞧模樣。家裡有幾位姨娘?也帶過來我瞧瞧,,
甄大奶奶見顧瑾之說得真誠,就連忙去把孩子們都領了過來。
不過半刻鐘,就有一群人跟著甄大奶奶進來。
為首的是三個男孩子,最大的有七八歲,長得非常像甄末;小的三四歲,穿得很厚,有點挪不動腳,粉嘟嘟的既不像甄末,也不像甄大奶奶,和後面的姨娘長得像。
而後,是兩個女孩子,都穿著粉紅色的長襖梳著雙髻。都是五六歲的年紀,一個有點黑,活潑機靈,眼睛直往顧瑾之和朱仲鈞身上瞅,很好奇;另一個則白暫靦腆。
五個孩子紛紛給顧瑾之磕了頭。
顧瑾之一人拿給他們一個荷包。
而後,甄末的三個妾也上前,給顧瑾之磕頭。
顧瑾之同樣打發了壓歲錢了
她沒有讓他們走,而是一個個問他們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