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嬪面色還好。
至少從面相上看,沒什麼明顯的疾病,顧瑾之心裡就有了幾分疑惑:太后的暗示、蘇嬪的拜訪,跟病沒關係嗎?
顧瑾之坐下,陪著蘇嬪說話。
蘇嬪跟顧瑾之也算言語投機。一個話題,兩人都能說上幾句,不會冷場。蘇嬪喜歡字斟句酌,娓娓道來,顧瑾之也好耐心,慢慢聽她說。
說不了幾句,蘇嬪就忍不住清清嗓子。
顧瑾之問她:娘娘,您嗓子不舒服?
蘇嬪頓時面露愁色:是不舒服,已經多時了。當初您和王爺大婚,我這嗓子就難受得緊。太醫也瞧了,也吃了藥,好了幾日。沒幾日,又犯了,如今吃藥也不好使。太后娘娘問了一次……
果然是有疾病的。
我給您瞧瞧?顧瑾之問。
蘇嬪也沒有虛套客氣。
她今日來,就是想找顧瑾之看病的。
她道了謝。
顧瑾之讓她張開嘴,看了看她的咽喉。又替她診脈。
之前吃了什麼藥,您知道嗎?顧瑾之問她,哪位太醫瞧的?
是張太醫。蘇嬪道,有消炎利咽劑,有半夏樸厚湯,還有些活血化瘀的藥……
張太醫?蘇州來的張淵?顧瑾之問。
蘇嬪道:正是。
顧瑾之笑了笑。
張淵雖然被人尊為蘇州神醫,可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他治婦人的疾病時,總有偏頗。
當初顧瑾之大舅母的病,張淵就沒治好。還鬧了點不愉快。
他算是顧瑾之積累名聲的第一塊墊腳石,顧瑾之對他印象深刻。
那您感覺如何?顧瑾之又問,吃了藥。當時應該有效的。當時感覺如何?
蘇嬪想了想,道:先吃了半夏樸厚湯,吃了三劑就好了。而後,颳了大風,又是暴雪,我去給太后娘娘請安時,受了點風。回去喉嚨又不舒服。似有什麼覆蓋住了,既無法下嚥,又無法吐出。
再喝那半夏樸厚湯,就沒什麼用了。張太醫重新開了消炎利咽的方子。更是沒用。十天前,他又說,可能是氣血鬱結,就開了活血化瘀的方子。吃了這麼些日子,仍是不見好。
太后娘娘說,等王妃過年時進宮,求您給我瞧瞧。
張太醫有好醫術的。顧瑾之道,他在蘇州頗有名氣。只是,每位大夫都有自己的弱項。像我。外傷就不那麼擅長。精通一樣需要化大力氣,醫者要精益求精,自然也要揚長避短。張太醫的短處,就是婦人科了。不知道怎麼,這次您請到了他。
蘇嬪微訝。
她根本不知道。
她只是通知了內侍。內侍替她請的太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