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今天是中秋節,南昌王也沒有留朱仲鈞和顧瑾之用晚膳,只是拿了些府裡的新鮮糕點,
南昌王妃又拿了個黑漆細鈿的小匣子給顧瑾之,笑著道:今日是你的貴降,這是我的私禮,小玩意兒,你拿回去頑。她早上已經送過禮了。
顧瑾之推辭了一番。
最終還是朱仲鈞接了,說多謝二嫂,就塞到了顧瑾之手裡。
回去的馬車上,顧瑾之開啟小匣子瞧,是一對玉蘭花頭鑲粉寶石的金簪。簪子做工精細,寶石泛出溫潤的光澤,映襯著黃燦燦的金簪,投射著富麗奢靡。
朱仲鈞也接過來看了眼,道:東西不錯......
顧瑾之沒說什麼,又放了回去。
她合上了匣子,便問朱仲鈞:宮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你今日不同尋常,脾氣很急......
朱仲鈞一聽這話就來氣:是我脾氣急,還是你脾氣急?
寸步不讓。
顧瑾之無奈,只得道:我的脾氣更急。
朱仲鈞這才滿意。
你告訴我。顧瑾之繼續道,我又不是當年的小姑娘,難道我不懂嗎?你說給我聽。我也不是說,真的不能安眼線。我的意思是,要有萬全的把握,別魯莽行事。我是不想你陷在京裡......
這話讓朱仲鈞心裡一陣溫暖。
他唇角微挑,不經意間就露出了他的歡喜。
宮裡發生了什麼,他並不知道。
皇帝不高興,太后也小心翼翼的,讓朱仲鈞很難受。放佛眼前蒙上了層薄紗,世界影影綽綽的。看不清楚,就像瞎子走路似的,總是擔心不小心就跌入深淵。
只有耳目清明,才能走得更遠。
更多的是,他知道皇帝對顧瑾之有點小心思,這是他不安的根源。
他也知道,顧瑾之並沒有在這方面留心,朱仲鈞就不想多提。女人知道有人喜歡她,總會在心裡過濾下。哪怕不喜歡,也會留下淺淺的印痕。
朱仲鈞不想顧瑾之心裡再留下任何人的影子。
他挪到了顧瑾之身邊,輕輕摟住她的腰,將頭擱在她的脖子上,笑著道:我聽你的。不安眼線,規規矩矩到回廬州。
他說話的熱氣,噴在顧瑾之的頸項間,有點酥癢。
顧瑾之又想起上次那個春夢,臉上就不太自然。
她想推開朱仲鈞,卻發現他箍住得有點緊,整個身子壓在她的肩頭。
回到廬州。我就不管你。顧瑾之道。
回到廬州,我也聽你的。朱仲鈞聲音輕輕的,似羽毛在顧瑾之的心頭撩撥了下。他喁喁低語,顧瑾之。我一輩子都聽你的!我做你的小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