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走後,顧世飛看了眼認真背誦《孟子》的顧瑾之。
“瑾姐兒,你給宋大太太開的方子,寫出來我瞧瞧。”顧世飛突然道。
顧瑾之正在背書給老爺子聽,突然聞得這話,拿了筆沾墨,把方子寫給了老爺子。
老爺子心思深斂。他去瞧過宋大太太,知道顧瑾之對病因沒有看錯,就不問方子如何。
直到此刻,他才驀然想知道,顧瑾之到底開了什麼方子。
“蒼朮、升麻、荷葉……”顧瑾之寫好之後,交給老爺子,老爺子看著,目光一斂,不由念出聲來。
這些藥理,老爺子自然是爛熟於心的。
蒼朮健脾,升麻升舉陽氣,荷葉亦可治療脾虛洩瀉。
藥簡單,卻是每一味都對症。
老爺子久久沒說話。
顧瑾之就道:“這叫清震湯。”
老爺子抬頭,眼底有了幾分笑意,道:“還有名字?出處在哪裡?”
這是清代一本專門記載“雜難病症”的書籍裡記載的,從前是民間偏方。雖然不入主流,卻非常湊效。
顧瑾之前世從醫,遇到過好幾起宋大太太那樣的病。
別說現在這個時期的大夫,就是後世醫學那麼發達,以科學為基礎的西醫都容易當成腸胃受損來治。
顧瑾之飽讀醫書,四十多年從醫過程中,治好了數十起宋大太太一樣的病。
而現在這個時期,這味偏方尚未出現。
“沒有出處,我自己想的。”顧瑾之道。
老爺子又是長長的沉默。
最終,他深深嘆了口氣:“用藥如用兵,將在謀而不在勇,兵貴精而不在多,治病亦然。這樣簡單的方子,連我都不敢輕易出手。你這孩子啊…….”
語氣很複雜。
既欣慰顧瑾之學藝快而精,又感嘆這份天賦才驚絕豔!
顧家祖墳是冒青煙了,才讓顧氏家學後繼有人嗎?
老爺子心裡一直憋著一口濁氣,放佛要緩緩舒出來。
“您總跟我說,治病,貴在辯證明、用藥精。能少用就少用。這也如用兵,烏合之眾,雖多何用?”顧瑾之說。
老爺子就哈哈大笑起來。
他很久沒有那麼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