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現在國外的那些人看到關鍵的一步成功了,它們很意外,但是依舊是不看好肖俊。
畢竟衝出地球是一步,很關鍵,但是到了採礦的時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你如何遙控採礦?如何運回來?萬一訊號中斷,和飛船失去聯絡呢?
這都是各種難題。
指揮塔裡面。
“按照原計劃,訂製好航行開始出發小行星帶!”肖俊看到衝出了地球之後,立馬對著銀河管家道。
“好的主人,目前訊號良好,已經切斷直播畫面。開始出發小行星帶!”
地球的外天空,這一艘採礦飛船已經認準方向,開始朝目的地出發!
小行星帶是太陽系內介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密集區域,這裡的小行星估計為數多達50萬顆!
與地球礦產資源的分佈區域不同,小行星上的礦產資源往往是分佈在星球表面而非是地表之下,同時,部分小行星上還蘊含大量地球上儲量十分稀少的貴金屬。
這還是指大的小行星,如果是很小的小行星,不對,應該不叫小行星了,應該叫隕石,這種隕石的話,一整塊都是礦石。直接拉回來就行了,連開採都不需要了!
方便,快捷,不是太空採礦,完全就是撿礦!
這一次肖俊的目標就是撿礦,大的行星他不感興趣,因為你需要飛行器降落行星表面,再進行採礦,太麻煩。直接找那種隕石礦產就可以了。
反正現在沒有人能做到天空採礦,他先挑簡單的來再說!
其實目前人類對於太空採礦的技術難題一共有三點,第一,航天器動力問題(續航問題)。第二,訊號和飛船駕駛技術問題。小行星帶危險重重,裡面太多隕石了,萬一被隕石刮到,瞬間爆炸。很危險的。第三,成本問題。
現在技術不夠成熟,成本高於採礦利潤,那就得不償失了。
不過肖俊對於以上的三點,他都沒有任何的問題。
誰叫他有黑科技啊。
從地球到最近的小行星帶,距離大約是5000多萬公里,最遠是4億公里!也就是小行星帶最遠的一端。
肖俊的飛船續航能力是2億公里,完全夠用了。
他不需要去到最遠,去到最近的區域採礦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