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誓不為後> 第四十二章:無間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二章:無間道 (1 / 2)

對於水師一事,朱元璋曾經多次與手下將領商議,卻絲毫商議不出破解陳友諒戰船的法子。朱元璋也曾屢次三番派了間諜前去接近陳友諒,希望可以窺探出戰艦造法之一二。無奈陳友諒天生就是多疑之人,朱元璋所派去之人,多半都被陳友諒識破給殺了,便是沒有識破的,他也不會輕易相信這些人,更不會讓這些人有機會接觸道戰艦。

朱元璋心裡清楚得很,只要不能識破陳友諒的戰艦造法,破了他的戰艦,無論怎麼樣,他都沒有辦法破了漢軍。而陳友諒卻有可能依仗他厲害的水師,把朱元璋之前辛辛苦苦建立的功業全部毀滅。

因此,楚流煙的話,卻是說到朱元璋心裡去了。

朱元璋長長嘆口氣說道:“知我者,軍師也。軍師此次欲上戰場,莫不是想借此機會來刺探陳友諒的軍艦造法?”

楚流煙雙手抱拳,微微一笑:“正有此意。”

徐達在旁邊說道:“流煙妹子的想法,果然是好的。只不過這上戰場殺敵,始終不能視同兒戲。況且,流煙妹子幾次去漢軍軍營刺探訊息,漢軍對妹子已經是恨之入骨。陳友諒也對你頗有疑心。依我看,我們不妨想別的法子吧。妹子的性命,是斷斷不能拿來冒險的。”

朱元璋心中,固然也是擔心楚流煙的安危。可是,殲滅漢軍的千萬水師對他而言,顯然更具有吸引力。這樣的機會,便是隻有萬分之一,也是值得他來一試的。若是換了旁人,他早就毫不猶豫的應了。可是這楚流煙,他心中對她總還是有那麼幾分情愫的。

不過此時此刻,所有的話都被徐達說了去。不管徐達是發自真心,還是假意,他吳國公朱元璋已然弱了半分聲勢。而從眼前的情形來看,楚流煙還對徐達頗為感激。既然如此,自己何不順水推舟,允了楚流煙,也算是送她這個順水人情。

因此,朱元璋沉吟道:“天德你的想法是對的。只是軍師的顧慮也沒有錯。我們一天不能戰勝陳友諒,這麼耗損下去,勞民傷財也就罷了,陳友諒如今已然攻到應天門口,若是稍有不慎,我們便會功敗垂成,全軍覆沒了。”

楚流煙點頭應道:“國公所言極是。徐大哥,我楚流煙自從跟著二位打天下以來,什麼樣的大風大浪沒有見過,什麼樣的驚險波瀾沒有渡過,可是哪一次,我不是平安歸來?你們不必擔心我,我自然有應對的法子。”

徐達見楚流煙心意已決,而朱元璋又一心支援,只好在心中暗暗嘆口氣,什麼也不再多說。

朱元璋二請徐達出山,軍中將士一時沸騰。徐達在將士心中,有勇有謀,從來沒有打過一次敗仗,幾乎是一個無所不能的天神。如今他肯出山,原本因為打敗仗而頹廢的將士們,頓時精神激昂。朱元璋軍中更流傳出了“徐達出,天下一”的歌謠。

這些原本都是三軍對徐達的愛戴之情,只是傳到朱元璋耳中,聽起來便是別樣滋味。朱元璋心中,原本就對徐達有所顧忌和嫉恨,如今見他深得軍心,更加重了對他的嫉恨之情。只不過如今正是用人之際,朱元璋為大局和自己的天下著想,對徐達唯有籠絡而已。

而陳友諒這廂,正為打退了常遇春而沾沾自得。陳友諒特意邀請了太師鄒普勝、丞相張必先、太尉張定邊等人宴飲,忽然有士卒上前,說有急報。

陳友諒酒意正酣,擺擺手說道:“不見。”

張定邊從旁勸說道:“漢王,士卒急報,必然是有急事,不妨喚他前來問問何事吧。”張定邊跟隨陳友諒起事至今,已經有多年,深得陳友諒器重。聽他這麼說,陳友諒想了想說道:“罷了。就傳他上來吧。如今常遇春敗走麥城,徐達蝸居不出,我就不信這天下還有什麼大事?若是沒有大事,本王一定不饒那前來叨擾本王興致的傢伙!”

士卒被帶上來,撲通一聲跪下,哭喪著臉道:“漢王,大事不好,大事不好啊。”

陳友諒怒道:“什麼大事不好?天下能有誰讓我陳友諒覺得大事不好的?”他說話之中,不怒自威,怒了更是威嚴十足,直嚇的那士卒渾身哆嗦。那士卒仍自強撐著說道:“啟稟漢王,是......是那徐達,被朱元璋請出山來對付大王了!”

“什麼?”陳友諒聞言,眼中幾乎要冒出火來,手中的杯子更是猶豫太過於震驚而生生被他捏碎。那士卒眼見漢王,震(為了和諧)怒,更是恐慌的一句話也不敢再說。

鄒普勝連忙勸說道:“漢王息怒,漢王息怒。其實這徐達,胸中藏有千萬兵,早晚不是池中物。他要出山也是遲早的事情,朱元璋能請出他也只在早遲。雖說現在徐達親自領兵作戰,我們有鐵壁銅牆的戰艦,任憑他再能幹,又能耐我們何?”

鄒普勝的話,正說到了陳友諒心坎上。雖說徐達抵得上千軍萬馬,可是他漢王自有鐵壁銅牆,怕他做什麼?

陳友諒重又坐回宴席上,恨恨說道:“為什麼朱元璋有象徐達這樣能擁兵天下的將領輔佐,而我陳友諒卻不能得徐達相助?”在座的幾人,也有幾個將領,他們聽了陳友諒的話,心中覺得很不是味兒。幸好陳友諒的得力將領,太尉張定邊心中沒有起什麼嫌隙。

張定邊是陳友諒的心腹,在陳友諒起兵之前,他已經與陳友諒是好朋友了。在他家貧時,陳友諒曾經幫助他救治老母親,並出錢幫他葬母。所以,他對陳友諒絕對的一心一意。後來,他輔助陳友諒奪得政權,並於陳友諒。、張必先結義為兄弟。

他也是個相當有軍事才能的人,算得上是一員名將,對陳友諒又忠心耿耿。他還是個有自知之明的人,他明白陳友諒說得對,陳友諒的手下,雖然也是大將如雲,卻的確也沒有一個可以與徐達抗衡的,是以笑道:“漢王息怒。”說完,他又對張必先說道:“漢王如今在氣頭上,哥哥快與我好生勸說。”

原來,這張必先是個脾氣倔強,暴(為了和諧)躁之人,世人稱之為:“驍張”。當然,這個稱呼並不全是貶低,還因為張必先驍勇善戰,是陳友諒手下的一員猛將之故。張定邊怕陳友諒的話,會引起張必先不滿,因此先勸說了他。

張必先卻也沒有往心裡去。他對張定邊說道:“說我不如常遇春,我是不肯答應的。說我不如徐達,老張我沒話說。”

鄒普勝從一旁勸說道:“既然如此,漢王何不將徐達收為己用?我聽人說之前朱元璋利用徐達殺了小明王,卻又嫁禍徐達,多虧楚流煙等人力保,徐達才得不死出牢。如今,朱元璋不惜紆尊降貴,去求徐達出山,自然是害怕我們的戰艦。既然如此,何把想法子把徐達納為我用呢?到時候,少了徐達的朱元璋,不啻沒了左膀右臂,要想對付他,那是容易的多了。”

陳友諒冷冷看著鄒普勝,一味冷笑著,一句話也不說,看得鄒普勝心裡發涼。

陳友諒這才冷冷說道:“那徐達是什麼樣的人?若是他肯投降,早就投降了,也不必弄到今天這種地步。本王曾經費了多少功夫,勸降徐達,只是不能。從此,本王倒是明白了一件事兒,這個徐達是不會投降的。”陳友諒說這些話的時候,麵皮笑著,眼中卻半分笑意也沒有,瞧得人心裡發瘮。

張定邊沉思了一會兒,抱拳道:“主上,臣倒是有個主意。雖說徐達本是當世名將,臣也愛惜,可惜卻偏生為敵對。既然不能收歸己用,留著始終就是大患。既然如此,倒不如想個法子,讓朱元璋嫉恨徐達,離間二人。朱元璋若是中計除去徐達,那對漢王以後的江山,總是有好處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