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粗通文墨,對於漢高祖劉邦手下的大將韓信還是知道的,淮陰侯韓信,是淮陰人,關於韓信,其時已然有很有名的三個典故,“怒絕亭長”、“漂母飯信”、“胯下受辱”這幾件事情都已是婦孺皆知之事情。
朱元璋知道,韓信為劉邦立下了赫赫戰功,功高蓋主,所以漢高祖不免對他起了疑心,可是漢高祖劉邦又不想殺了韓信,落得個“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千古罵名,所以就弄了個巡狩天下名目將韓信抓了起來,軟禁了起來,韓信也時常託病不上朝。
後來漢高祖陳豨作亂,漢高祖就親自帶兵平叛,呂后想乘機命把韓信召入宮中殺掉,可是又怕韓信不肯就範,就和蕭何相國謀劃,命人假意稱說從皇上那兒來,說陳豨已被俘獲處死,列位臣工都要來祝賀此事。蕭相國欺騙韓信說:“這等大事,即使有病,也要強打精神進宮祝賀。”所以韓信就進了宮,呂后命令武士把韓信捆起來,在長樂宮的鐘室中將韓信殺掉了。
朱元璋心裡將韓信的事情想了一遍,已然明白了此人的意思是勸自己將楚流煙給殺掉,可是朱元璋此時還根本沒有這樣子的念頭,不過是覺得楚流煙心中居然如此向著陳友諒而大為生氣。
於是朱元璋兇光凜凜的盯著此人說道:“此事不必贅言,本帥心中有數。下去之後,不可和他人提及此事,否則定斬不饒。”
此人原本想要在朱元璋面前一表忠心,沒想到碰了這麼大的一個釘子,只好心中惴惴的退了開去。
朱元璋一見這個人離開,悶頭不語的呆立了一會,迴轉過身子,朝著楚流煙住的屋子走去,朱元璋先要找楚流煙質問一番,為何楚流煙要如此幫著陳友諒那個賊子。
及至來到楚流煙的秀閣外頭,門扉緊閉,繞了一圈,所幸繡窗未閉。朱元璋心中忽然唸到自己平日裡頭忙於軍政要務,無緣來楚姑娘這邊綢繆一二,都不知道楚姑娘的閨房是怎麼樣子的,如今來到這裡,不如一飽眼福也好,免得空跑一趟。
鬼使神差之下,朱元璋將腦袋伸了進去,覷眼一瞧,只見屋中陳設講究,桌上陳列著書籍文房諸寶,倒也是琳琅滿目,更兼之以繡幔羅帳,妝臺衣鏡,實在是清幽華貴,就是那張炕上,也鋪著繡毯錦褥,芬芳觸鼻。可是細細瞧了一陣,屋內杳無人跡,楚流煙似乎不在房中。
這個時候,身後傳來一陣響聲,朱元璋一回頭,發現居然是劉伯溫,正舉著一塊拳頭大的石頭。
朱元璋一見不妙,連忙說道:“軍師,萬勿動手,是本帥。”
“原來是元帥。”劉伯溫聽出了聲音,連忙扔掉石頭,對著朱元璋躬身行禮道,“伯溫見過元帥。”
劉伯溫是來找楚流煙商量破敵之策的,剛到的時候,發現跟前有人偷偷摸摸的窺視楚流煙繡閣,劉伯溫以為是奸細或者盜賊,本想叫自己的武童笑笑來做這等事情的,可是想大笑笑今天武痴發作,又去校場挑戰大營去了。
思慮了一番,悄悄的從地上撿起來一塊石頭,躡手躡腳的掩到了此人的後頭,想要給這個大膽窺視的賊人從後面來一下,砸他個七葷八素的,讓他臥地不起。沒有想到這人一出聲音,異常熟悉。待得此人回頭一朝面向,居然是朱元璋,劉伯溫就知道幸好自己沒有把石頭砸下去,否則可就遭了。
兩人敘理完畢,朱元璋想到自己剛才居然鬼使神差的窺視一個姑娘的閨房,實在是不成體統。為了掩飾自己剛才的舉動,口不擇言的問道:“軍師,如今軍務緊急,你為何事來尋楚流煙姑娘。”
言下之意,就是隱隱切責劉伯溫無緣無故來找楚流煙似的。劉伯溫心中想來,你堂堂一個元帥,不也來找楚姑娘麼,還在楚流煙姑娘的閨閣外頭窺視,實在是不成體統,反倒怪起我來了。
可是劉伯溫不敢以此相駁,只是斂容說道:“楚姑娘走之前留下的伏敵之策甚是精妙,伯溫細細思索了三天,猶有難以洞徹其妙的地方,騷爬難忍,想來跟楚流煙姑娘求教,不過聽聞楚流煙姑娘有事向元帥告假,不在軍中。今日聽聞楚流煙姑娘個已然回來了,便想著來楚流煙姑娘這裡求教。沒有想到沒遇到楚流煙姑娘,倒是遇上了元帥。不知道元帥來找楚流煙姑娘,所為何事。”
朱元璋不好對著劉伯溫直說自己是為了求證楚流煙是否真的在浣花亭的山上私自放了陳友諒的,所以就只好嘿嘿笑了笑:“本帥的來意,和軍師不同。不過也是為了這個漢王陳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