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屹剛是個怪才,也是個很有個性的導演。
可以說,他是一個性格極為執拗甚至達到偏執程度的導演。
他拍的影片不多,但無一例外,全都是自己寫的劇本,還全都是反映一些社會真實現象和揭露人性醜惡面的作品。
這就導致他的作品因為涉及到敏感題材而不可能透過審查在神州上映,並因此而得到國家某相關部門的多次警告,可他卻執迷不悟、屢教不改,繼續我行我素,拍攝自己認為是最優秀的作品。
不得不說,他的作品雖然在國內無法透過審查,在海外卻極受歡迎,得到了國際影視人的高度讚譽和好評,頻頻獲得國際各大獎項的青睞,他也因此而被稱為“影后影帝”的奠基人。
只要藝人能夠加入他的劇組,成為他所執導的影片中主角,拿到國際大獎成就影帝或者影后簡直就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這就導致沒有任何藝人能夠拒絕成為他影片主角的誘惑,即便有可能會因此而被國家有關部門封殺,但成“帝”的誘惑又有幾個人能夠抗拒?
更何況,只要能拿到國際大獎成為影帝,國家有關部門礙於顏面和對榮譽的需要,也不可能會真的去封殺一位影帝或者影后,否則,潘屹剛早就被封殺了。
說起來潘屹剛,有關部門對他也是極為頭疼,可以說是痛並快樂著。
說實話,如果排除敏感題材這個因素外,他拍片子的水平是相當高的,把以情寓人,以物寓人的手段玩的是出神入化,極為擅長對人性的勾勒和刻畫。
再加上“牆內開花牆外香”的奇蹟發生了不是一次兩次了,有關部門也需要這份榮耀,需要國內有這樣的人才在國際上開啟知名度,也就和他形成了一種極為其妙的默契。
潘屹剛的作品?好,沒問題,肯定是無法透過審查,直接打回去要求修改,或者是直接刪改。
然後,有關部門就不再關心了,畢竟以這傢伙的驢脾氣,肯定是不會修改的,只要耐心等著聽訊息就好。
不用多久就會傳來潘屹剛的新作品又送到哪哪哪去參評了,然後獲得哪哪哪幾個單元的提名,再然後,不出意外的又獲獎了,順便捧紅了某某影帝或者某某影后。
眾所周知,拍電影的導演和拍電視劇的導演無論是咖位還是知名度壓根就不在一個水平線上,畢竟電影是藝術,是把一個亢長拖沓的劇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最精彩的劇情濃縮在短短的一百二十分鐘裡表現出來,這可不是一般的電視劇導演能夠做到的。
就如拍電影的藝人絕不會自降身價的去拍電視劇一樣,那會給人一種這位頻頻在大螢幕上出現的藝人已經開始走下坡路的感覺。
藝人的身價只會漲不會跌,這是演藝圈的鐵律,當然,一些主旋律的電視劇,這些藝人哪怕是免費也是要去拍的,那是政治需要,沒有藝人會不識抬舉去拒絕。
可現在,潘屹剛這個堂堂國際知名的大導演竟然掉過頭來去拍電視劇,就如一個博士生重新報名讀小學似的,驚掉了一地的下巴。
吳博山作為業內的老資格經紀人,雖然不知道潘屹剛是發了哪門子瘋,但卻第一時間敏銳的察覺到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一是個能夠藉機和潘屹剛拉上關係;二是能夠讓伍嘉文走進潘屹剛的視線,成為他下一步電影的主角人選,一舉把他推上影帝寶座的機會,只要一片成名,伍嘉文的巨星之路就會更加順暢了。
一切都在按照他的計劃在順利進行,他全力說服公司推掉伍嘉文近期的所有通告和檔期,與一個未來影帝能夠給公司帶來的人氣和效益相比,這些微不足道的收入實在是不值一提。
然後成功的找到中間人和潘屹剛搭上了線,把伍嘉文順利的推薦給潘屹剛,併成功的透過了他的試戲,擔任了《仙劍俠侶錄》的男主角,而且搭戲的還是紅的發紫的天后宋紫衣。
利用更大牌的明星鬧出緋聞來提高自己的身價,這可是娛樂圈長盛不衰的法寶,吳博山在得知女主角是宋紫衣時,就開始暗中策劃讓伍嘉文刻意製造出和宋紫衣之間的緋聞來進行炒作。
可他怎麼都沒有想到,剛開機第一天宋紫衣就出了事,讓他的炒作計劃腹死胎中。
這是意外,他無話好說,可他怎麼都沒有想到,在他印象裡一向穩重沉著的伍嘉文腦子被驢踢了,竟然會揹著他找到潘屹剛大吵大鬧,說耽誤了他的檔期要漲片酬,結果被潘屹剛一怒之下給開除了。
耍大牌,也要看看物件好不好,別看潘屹剛在國內名聲不顯,但在國際影圈卻絕對是大牛一個,國內那些名導見了他都要恭恭敬敬的喊一聲潘導。
那些一線紅星,哪個不想巴結他?可伍嘉文一個區區的準一線藝人,竟然鼠目寸光,為了點片酬去跟他大吵大鬧。
吳博山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因為他沒腦子的行為而付諸東流,更麻煩的是還得罪了潘屹剛這個帝位奠基人,這讓他如何能不暴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