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士府展露肌肉後,古武界的當務之急就是和國士府談判,努力爭取讓國士府對國武者有所約束,不要讓他們在通天秘境中對古武者斬盡殺絕。
這是一種變相的示弱,對一向自認為高人一等的古武者來說是一件很難堪的事情,但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出動了那麼多人,連夏侯未央的影子都沒有看到,卻冒出來兩個陌生的神境強者,這讓試探的古武界諱莫高深、忌憚異常,鬼知道國士府還有什麼樣的底牌。
如果只是幾個神境強者,古武界還不至於那麼低三下四,但問題是古武界本就不是鐵板一塊兒,四聖門之間關係就不和諧,更別說其他古武門派了。
再加上國士府背靠著神州政府這棵大樹,一旦古武界敢過分,軍隊和熱武器可不是吃素的。
雖然熱火器對神武境以上的強者沒有什麼威脅性,但問題是,古武者可都是以宗門家族的形式存在的,他們的子孫後代徒子徒孫不可能全都是神武境吧?他們又怎麼可能不忌憚呢?
更何況,即便是神境強者也不是所有的熱武器都不放在眼裡的,核武這樣的終極大殺器,是始終懸在他們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所以,各種錯綜複雜的因素交織在一起,註定古武界也只是敢那麼偶爾試探一下,卻不敢明目張膽的大規模襲擊國士府。
而國士府也清楚古武界不是那麼好惹的,能維持表面上的和平就很不容易了,所以一般也是為了穩定的局面能忍就忍。
真要是徹底的撕破臉皮翻臉,縱然古武界討不了好,神州國也得傷筋動骨,不說國破家亡,最少人口會大幅度銳減,經濟倒退回剛建國那會兒都算是好的了,這種動搖國本的事可不是他們願意看到的。
在這種微妙的平衡下,很快,天機閣的人推算出在不破壞通天塔封印的情況下,通天秘境一次最多能夠進入千人。
在天機閣的人員主持下,古武界派出的代表和國士府的代表們進行了談判磋商,經過一番錙銖必較和唇槍舌劍的討價還價後,雙方很快就達成了協議。 通天秘境出世後,古武界佔據六百個名額,而國武界佔據三百個名額,古武界會拿出一筆海量的修煉資源來做出名額上的賠償。
國士府很明白古武界的想法,他們是恐怕國武者對古武者大開殺戒,想要在懸殊的人數上製造出實力上的平衡,讓彼此都有顧忌。
對這個提議,國士府欣然同意,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古武界的天武境強者一抓一大把,四百個名額根本都不夠分的。
可國武界的情況卻截然相反,宗師級強者可是極為稀少的稀罕物,全國上下加起來恐怕都不超過四百個,再去掉很多不願意去冒險的宗師級強者,這三百個名額恐怕都很難分配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剩餘的一百個名額是留給聖刀遺族、大雪山和天隱寺的,這三個勢力從始至終都沒有露過頭,但不論是古武界還是國士府,都不得不顧慮他們的情緒。
儘管聖醫門和聖刀遺族仇深似海,但在這方面也只能在言語中表達一下不滿,卻不敢說名額就是不給他們。
已經有六百個名額掌握在手中了,聖女族只是要了五十個名額,剩餘的五百五十個名額聖醫門和聖劍山莊擁有著絕對支配權,沒有必要為了那百十個名額跟聖刀遺族死磕,說不定一個不好,還會得罪了大雪山和天隱寺,那就得不償失了。
相比於這件在武者界引起巨大轟動的大事,燕京一個頗有名望的公子哥在丁寧遇襲的那晚突然暴病身亡就不值一提了。
雖然死者蘇旭是蘇家第四代中的翹楚人物,但由於蘇家上下口徑一致,對外宣稱就是突然得了暴病而死,簡單的辦了個喪事後,就如大海中扔進了一個小石子,沒有激起什麼浪花就很快平息下去。
可在蘇家人眼裡,這卻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件關係著家主繼承人之爭的大事件。
蘇家第三代除了蘇寧香這個女流之輩,男人中根本沒有什麼上的了檯面的人物,他們也很有自知之明,也從來沒有動過這方面的心思。
可隨著第四代的青年俊彥們脫穎而出後,最有希望繼承家主之位的就是大房蘇正東的孫子蘇晨和蘇旭。
蘇正東膝下有三子兩女,大兒子蘇振威,二女兒蘇婉瑜,三兒子蘇振武,四兒子蘇振雄,小女兒蘇繡芸。
但按照男丁排列,就是老大蘇振威、老二蘇振武、老三蘇振雄。
蘇晨是老大蘇振威的兒子,而蘇旭卻是老二蘇振武的兒子。
雖然都是大房一脈,是血濃於水的親兄弟,但關係到家主之爭的事情,哪裡還有所謂的親情可言。
這讓本來關係還算和睦的蘇振威和蘇振武心中早就有了齷齪,蘇旭暴死,還是極不光彩的死在女人的肚皮上,俗稱“馬上風”。
得到訊息的蘇家老太爺渾身哆嗦著怒罵家門不幸,差點沒氣的暈死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