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薛瓊和安祖賽弗開始攀談的時候,那個從一開始就在獨行的黑人輪迴者約翰史密斯,正站在一艘三桅木質戰艦的側舷,用單筒望遠鏡眺望著遠方。
一望無際的碧藍海水中,有四根鐵軌在波浪裡若隱若現著。而且看來這種奇怪的設計還在經常使用,因為那些金屬在海水中不知道被泡了多少年,卻依然被磨得閃閃亮。
海上列車。正好是順風,現在開始讓船加速,半個小時後,應該就可以遇見它。
薛瓊不可能知道的是,這傢伙的上一個世界是加勒比海盜,而且還是在世界觀沒有崩壞的情況下,以兩倍脫出點離開的。
甚至他在脫出之前,就已經採用一些手段,將這整艘船和上面的船員,用“召喚生物”的名義封印了起來。而在脫出之後,又由於以雙倍脫出點離開劇情世界,在中轉站抽到了一件非常特殊的一次性道具:世界觀修正券。
在這張空白的紙條上,只要寫下一個關鍵詞並使用,他經歷的下一個劇情世界就會被強行新增上這一個要素,然後產生一些變動。
而對於他,毫無疑問地,他寫上的詞是…
海戰。
他一開始就選擇了和所有的其他輪迴者分開行動,就是為了儘快到達他的主場大海。而悲鳴洞穴事件的時間點變化,在他眼裡只是一些因為蝴蝶效應發生的“小問題”而已。
而阿拉德的海洋也沒有發生什麼變化…所以被他改動了的地方,就是現在他正揚帆馳騁的這一片大海:天空之海。
現在,我們再以上帝視角,捋一捋這些變動之間的關係好了。
圍繞著天空之海,那麼“海戰”的兩方,肯定就是天界皇都的正規軍,和那群最開始是黑幫,接著發展成恐怖組織,後來變成起義軍,到最後又變回了恐怖分子的傢伙,卡勒特了。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約翰史密斯在寫下“海戰”兩個字時,心裡想的其實是“海盜”,但在一些斟酌之後,考慮到一些原因,他才選擇了這個詞…因為“海戰”的戰鬥規模,總會比“海盜”要大,而他就是想要在這個世界幹一票大的。
可是即使如此,“空間”的意志還是在約翰自己都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將“海戰”的設定往海盜的方面偏向了一點。
這種情況下,會成為海盜一方的勢力,就必然是卡勒特那一幫人了…所以卡勒特的首領安祖賽弗就成了這個世界的核心主角,而另外幾名巨頭包括突擊隊長蘭帝盧斯、沙影貝利特和吉賽爾博士成為了次要主角,甚至連原本只出現在副本里,只有一個名字、一張立繪和寥寥幾句臺詞的精英怪物,也成了重要劇情人物。
至此,“空間”將需要的背景建構完成。但是在這個劇情世界開始存在,直到輪迴者們開始進入這兩個點之間,還是有一個時間差的。因為一些強行加進去的要素,必須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自然發展,才會具備其“合理性”。
於是…以卡勒特前中期的實力,即使開始把重心轉向大海,也因為過早地和皇都軍產生正面衝突,以及和皇都海軍的實力差距過大,在幾年的拉鋸戰和襲擾戰術之後,終於合情合理地落入了絕對的下風。
而那些十幾年前就開始少量出現在阿拉德大陸的天族人,也大部分都是沉船中倖存下來的水兵。
這時,驚才絕豔,從根特的最高科學研究組織“七神之鞘翅”叛逃至卡勒特的吉賽爾博士,無意中拯救了一下天界那嚴重爬歪了的科技樹…他設計出了潛艇這種革命性的水下載具,而且搭載了一些特殊的電波發生器,使得天空之海中生活的各種強大生物,都會對這些潛艇視若無睹。
配合著卡勒特一直以來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戰鬥作風,這種新型兵器很快就在正面戰場上為他們挽回了很大的頹勢。但是好景不長,皇都軍在吃了幾次虧之後,仰仗著他們要比卡勒特強出幾倍的科技基礎和生產力水平,用更快的速度就製造出了潛艇,而且要比卡勒特的還要更強,更快,隱蔽性更好,甚至還搭載上了“七神之鞘翅”中另一王牌科學家,佩拉維恩的作品,浮游炮G系列。
在一段時間內,天空之海的水面上幾乎都已經完全看不到任何戰鬥的發生了…因為戰鬥都轉向了海面以下,只是不時會有機械的殘骸和人類的破碎屍體浮上水面而已。
而卡勒特面對的局勢,也是慢慢地變得更加不容樂觀…就在他們幾乎已經放棄希望的時候,一個有些詭異的訊息傳來了。
一艘測試中的,最新型號的,擁有突破性下潛深度的潛艇,整艘艇上幾十名擁有多年經驗計程車兵,包括艇長,同時報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