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起回京都的事,就想嘆氣。
皇上是越發心狠,為了皇權,不惜操控所有人為棋子。
可天下間的事,又豈是一個人能算計完的。
裴夫人並不在意權勢,只想女兒能過得輕鬆自在一點,“等著吧,你父親應該也在說這個事。”
書房裡,裴闕和李長安說到了要不要回京都的事。
他問李長安,“王爺什麼想法?”
李長安也想過這個事,“我覺得不回的好,悅兒有了身子,不適合長途跋涉。就算父皇說什麼,也不好非得讓病弱兒媳回京都。我也想和岳父說,我可以上封摺子,表明悅兒懷胎不容易,不適合在這會出行。”
“如此一來,你便要承個抗旨的罪名了,而且皇上未必會相信。”裴闕道。
世人都說帝王心,不可測。
但裴闕看著皇上起於微末,後來又常伴皇上左右,那麼多年的相處,自是很瞭解皇上的為人。
“抗旨倒也不怕,如今我們在定州,父皇不信也沒用。”李長安道。
裴闕嘆氣抬眉,“你能有這個想法,我很高興。但再過半個月,你就得北上收復其他城池,等你開始出征,怕是再難安穩。與其如此,還不如讓悅兒回京都。而且塔卡那裡,東海的鹽要從塔卡走,王爺應該有暗中收錢吧?”
要是沒收,裴闕就得數落兩句了。
做人是要踏實,但送到眼前的錢不要,那就是傻子。
看到李長安點頭,裴闕才放心些,“還好還好,收了錢就好。只是這麼一來,總有一日此事會藏不住,你得趁著現在,多多斂財。日後不管有沒有起兵,也要花錢。”
招兵買馬要花錢,收買人心也要花錢,還得花錢上下打點。
現在沒有其他人,裴闕就沒什麼好藏著,他來定州,本就是想教李長安一些事情。
“我都明白的。”李長安要了東海一半的鹽稅,但他只上交一半,他自己拿另一半。這個月,東海已經開始往漠北運鹽,李長安收到鹽稅後,不僅聯絡了馬商,還找了一些礦主。
桌上的燭火閃閃跳動,裴闕抿了口茶,說完鹽稅,又說到可以從永寧王那借兵,再到如何壓制夏雲江。
這一談,就到後半夜,直到蠟燭燃盡,裴闕還沒說完。
等裴夫人派人來喊裴闕,他們才散了各自回房。
喜歡鳳回鸞請大家收藏:()鳳回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