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安的聲音雖然不大,但足夠保證每個經過的大臣都能聽到。
那些朝臣們,昨日一個個義憤填膺,現在再看太子這般模樣,想了許久的重話,這會倒是說不出口了。
裴悅就跟著李長安跪著,她一身素衣,微微低著頭。待李長安無力時,便由她來開口請求。
裴悅的聲音要清脆許多,仁政殿裡的人聽得一清二楚。
皇上被內侍們抬到龍椅上時,面色鐵青,“逆子!真當朕不敢廢了他們麼!”
大殿中,不知是誰說了句“皇上三思啊”,倒是激起皇上更大的火氣,當即叫張槐安去擬訂廢太子詔書。
等皇上剛說完,外邊又傳來李長安氣若游絲的話,李長安正說起早逝的母后,語調淒涼,很有一種人走茶涼的感覺。
“母后遇害,是孩兒無能,讓人佔了母后的位置十幾年,這才得以沉冤得雪。為人兒子,不能手刃仇人,如何安邦定國?”
“兒臣是錯了,錯在最初就該以死上諫。”
“父皇仁慈,饒廢后不死。但廢后罪狀連連,兒臣實在不忍心父皇為她揹負罵名。”
......
這些話,都是裴闕寫給秋和,讓李長安背出來的。
憑李長安的性子,是說不出這種話。
但裴闕說,既然大家都不信李長安是被陷害,倒不如就把這個事認下來。
為君者,自然要仁愛寬厚,但也要殺伐果斷。
裴闕教李長安說這些,不僅是暗示眾人,皇上繞廢后不死實在不對,又表明李長安是為了皇上好的孝心。
不過事已至此,李長安只能自請廢太子,去東北平定叛亂,來將功抵罪。
一番話說下來,於情於理,孝義家國,李長安都佔到了。
反倒是讓昨日憤慨的朝臣們,突然有些羞愧。
而皇上旨意已下,君無戲言,不得不廢太子了。
喜歡鳳回鸞請大家收藏:()鳳回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