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壽王府。
蔣元亮站在壽王身側,給壽王倒了一壺酒後,再坐下。
“嶺南的朱延庭來信,說事情安排得差不多,這次不僅太子完蛋。若是裴闕要去護著九夷,裴家也要跟著涼了。”蔣元亮笑眯眯地說完,端起酒盞敬壽王。
壽王唇角帶笑,清俊的臉龐帶了點得意,“還是你聰明,夏雲江不聽話,成勇又倔強,但還是有人受不住功名利祿的誘惑。”
“是啊,那個朱延庭跟了成勇快十年,卻一直升不上去,他要是不抓住這次機會,往後就一輩子都那樣了。”蔣元亮說著,又給壽王倒酒,“太子已經在我們的掌控中,絕不會讓他的任何話傳到京都。九夷王那裡也是,咱們就等著皇上下旨,派兵進攻九夷。”
說到皇上,壽王的面色頓了下。
雖然父皇給了太子嶺南兵權後,又給了自己另外權利,但壽王總覺得父皇有些不一樣。
以前的父皇,對太子並不看重,現在卻會問起太子在嶺南如何。
壽王再次一飲而盡,“讓人再給父皇吹吹九夷的風,把九夷放了那麼多年,也是時候把九夷給滅了。”
滅了九夷,就能激發太子和裴悅的矛盾,也就是和裴家的關係。還有裴家和父皇的關係,也會有了疙瘩。往後裴家和太子還能少一個支援,對壽王來說,是百利無一害的事。
一開始壽王也沒想到這個,還是蔣元亮提醒,這才讓人著手準備。
好在朱延庭是個會辦事的,一切順利就好,只要這個事能辦成了,不管太子能不能活著回來,裴悅是肯定不行。
“哎,說起來還真有點可惜。”蔣元亮突然猥瑣地笑了下,“除了裴悅,微臣還沒見過更標緻的姑娘,就這麼香消玉殞在嶺南,實在讓人可惜。”
說到裴悅,壽王眼中閃過一抹嫉妒,“是她自己識人不清,非要跟著窩囊的太子,這也無話可說。等她一死,裴家就徹底不會和太子站在同一方了。”
若是太子也能死在嶺南,那便是最好的。如果不能,至少要讓裴悅回不來。
蔣元亮點頭說是,“聽聞皇上讓王爺去戶部,微臣這裡有幾個人,殿下若是安排好了,咱們便又多一些人用。”
之前裴闕還是首輔時,蔣家被打壓了不少人。
現在裴闕已經致仕,新上任的張槐安也是個油鹽不進的人,蔣家使了各種法子塞人都不行。現在壽王去戶部上任,正好帶幾個人去。
壽王沒有意見,“戶部這裡都好說,之前太子以為他清剿乾淨,可那些世家在京都發展數百年,又豈是他一朝一夕能改變。但我們不僅要戶部有人,得六部都要有人,特別是兵部!”
他現在還是非常在意父皇讓太子去接管嶺南兵權,若是讓他去嶺南,他的勝算立馬加大許多。
“王爺說得對,咱們確實需要更多人。”蔣元亮奉承地擠眉弄眼,“人的事,微臣都會幫王爺找來。咱們現在,就先等著嶺南的訊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