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需求是什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衣食住行而已,這很難嗎?
說出來簡單,做起來難。
人族的慾望是在時刻變化的,就像當初,人族剛剛出世的時候,自然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努力。
隨後呢?
朱子靈的功法傳播出去,有了房子、有了火、有了衣服,最後還有了修為,那麼自然追求更好的。
而隨著先天靈氣減弱,修煉者離開之後,人族又開始為了食物而努力。
這就是人族。
所以,他教導伏羲更多的是如何散發思維,如何幫助人族獲得更多的食物,甚至還有一些食物的處理方法。
還有就是將一些天地秩序,讓伏羲學會觀察天地之間,自然之中的規律,如何利用這些規律,來更好的達成獲取食物的目的。
人族已經開始簡單的種子了,只不過種植的食物很是單一,叫做粟、也叫做稷。
帶殼,脫殼之後就是小米,朱子靈自然是認識的。
如何種植,獲取更多的出產,朱子靈也是懂的。
雖然他上輩子沒有種過地,但是多少明白一些,加上現在的修為,想要觀察自然不難,甚至可以推算一番都是不是難事。
但是,推算的事情不能教導伏羲,這個伏羲的看家本事,以後讓他自己慢慢的研究去好了。
朱子靈並不擅長這個,而伏羲現在是沒有法力的,沒有法力如何推算?
這就需要伏羲自己去創造八卦之術了!
而朱子靈更多的是教導伏羲愛民如子,這才人皇之道。
雖然出了三皇五帝,再也沒有一位人皇做到真正的愛民如子,可這就是最早的人皇之道。
禪讓制度才能做到愛民如子,因為沒有過多的私心,而禪讓制度之後,人皇的私心重了,自然無法做到愛民如子。
……
十年彈指一揮間,朱子靈教授完畢,而伏羲也已經是偏偏少年了。
“師傅,您不再教導我了嗎?”伏羲很是難過的問道。
“為師會一直在這裡,只不過你現在學有所成,應該去為自己的部落做出貢獻了,去吧,遇到事情要多多的思考,體會何為愛民如子,如果有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再到這來尋找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