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魂他們走的時候,以孫庸和呂信的修為,自然瞞不過他們,這一點人家也應該明白,既然選擇提早出發,也沒打算過來打招呼,那他們就只有裝作沒聽見,心照不宣,也算一個江湖的規矩吧。
孫庸他們這次走的是比較保險的路,只要水和食物準備充分,沒啥好擔心的,只是一行數人隨著駱駝走,雖穩穩當當,但這行進的速度就比較有限,還好有一位好的嚮導。
嚮導是一位五十歲左右的壯年男人阿魯圖,月氏人的後裔,他們的族群被迫西遷之後,原來的草場也被匈奴人和樓蘭人瓜分,剩下的他們被稱為小月氏,只能在各個族群的夾縫中生存,時間久了,也就慢慢融合到其他族群中去了。
阿魯圖的臉上雖還留有月氏人的輪廓,但眼睛和臉頰已經和漢地、匈奴的人比較相似,族群混合的特徵還是比較明顯,性格也比較溫和。
他們一家久居敦煌,已經沒有了羊群牧場,靠著祖上留下的一點手藝開了一家鋪子,製作酒囊、水囊、物囊、馬靴、皮帽等一些皮革製品售賣度日,日子過得不好不壞,勉勉強強。
到了阿魯圖長大,他不甘過這種日子,看著來來往往的商客很多,並且都很有錢,他很是動心,就去給人家幫忙,學著做生意,但數年下來,生意沒有做成,卻跑熟了河西到西域各國的道路,還熟悉了不少沿途的語言和風俗習慣,這使他一下子成了當地炙手可熱的人物。
有了這身本事,很多商幫都要找他幫忙引路,這樣一來,他賺的錢可就比他們家那件小皮貨鋪子多多了,漸漸這也成了他的主業,並且口碑很好。
呂信能找到他,也是客棧老闆的推薦,只要你出的錢足夠,據說跨過大漠,去找他們的族人大月氏都沒有問題。
阿魯圖還有一個好處,前面會遇到什麼問題,需要準備什麼東西,甚至是需要多少他都心中有數,讓跟著他的人省了不少麻煩。
“阿魯圖,我們這樣的走法啥時能到樓蘭?”呂信問道。
“兩天吧,”阿魯圖道,“我們今天要走多一點,晚上可以到一處水草地休息,這樣也輕鬆一點。”
“我們這樣走是不是要多走路了啊?”呂通道。
“呵呵,只要你們跟著我,就不會多走冤枉路,”阿魯圖自信滿滿,“看起來我們走的是弓背,但路好走,這裡面還有不少小的捷徑,沿途還可以經過一些小的綠洲補給,就算是遇上壞天氣也沒大問題。”
“那你說我們能走到昨天那些人前面嗎?”呂通道。
“這很難講,”阿魯圖道,“如果他們走對了路,他們騎馬快,一定會走到我們前面,如果走錯了路,這就很難說了。”
“阿魯圖大叔,你走這路多少年了?”莫珺問道。
“應該有二三十年了吧,”阿魯圖道,“每年都得走上幾趟。”
“哈哈,你走這路比我的年齡還長啊。”莫珺笑道。
“嗨,長有什麼用,”阿魯圖道,“都幫別人賺錢了,自己啥生意都做不成。”
“聽說你在這一帶很名啊,”孫庸道,“所有出入沙海戈壁的人都想找你帶路。”
“哪有啊,”阿魯圖道,“能走這些路的人多了,只是拿人家錢就不能壞人家事,我走路小心了一些罷了。”
“那你就一直幹這活?”呂通道。
“在這個世道能有個活幹幹就很不錯了,”阿魯圖道,“一個人想幹的事情很多,但能做好的就不多了,就像我也想跟人家一樣做生意掙大錢,可就是做不好,現在大家既然覺得我能帶好路,那我就老老實實的帶好路,也知足了,呵呵呵。”
做能做好的事情就很知足,這讓孫庸等人也很感慨,但世人中在此迷誤的實在不少。
別看阿魯圖是個粗魯漢子,但人很健談,這跟他長期和人交往很有關係,一路上聊聊天,說說話,兩天時間就匆匆過去,越過孔雀河,前面就是他們日思夜想的樓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