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8章 (2 / 2)

話音剛落,就有考生迫不及待的起身吟誦自己做出的詩句了。

蕭陽幾人坐在位子上,倒不急著出頭,只細細的聆聽一番別人的作品,再互相品評一番,到是別有風趣的事。

文會一直進行到接近巳時末,見眾人也差不多有些乏了,李英遠才道,“這最後一個主題便就西北幹旱之事大家討論一番,若有好的文章,都可呈上,有哪位才子先來?”

聽到這個話題,所有人精神一震,若是能提出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相信很有可能讓聖上看到。

於是本來已經有點冷卻的場面,一下像煮開的沸水,又活躍了起來。

許多人紛紛站起,發表自己的見解,聽了好一會,發現好多都是一些紙上談兵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或者朝廷已經在實施的政令,甚至有抒發對受災群眾的憐憫,就是沒有一個能真正提出有用的措施。

李英遠看到這裡,不禁搖了搖頭,略有些失望,雖然並不曾抱有太大的希望在這些還未曾透過鄉試的才子身上,但也還是想聽到一些別有不同的設想,畢竟皇上讓他們問這樣的問題,目的就是集思廣益,看民間是否存在能幫助解決問題的人。

蕭陽傾身向趙正書耳邊“趙兄,該你表現是時候到了,你還在等什麼?”

趙正書聽了,有些驚訝的轉過頭“陽弟,這話是我要與你說的才是,陽弟竟然有這等才華,為何不發表上去,好為朝廷分憂。”

蕭陽真是要被這些古人的死板腦迴路給急死“我無心為官,自然不能在這時出風頭,趙兄你卻不同,既然唯有高中進士,才能有出頭日,自然是由你來說。”

趙正書聽了毫不猶豫的搖頭“這不是君子所為,當日我們所說乃我三人觀點結合,而這裡面確是陽弟的建議最為有效,我的也不過是一些隔靴搔癢的法子,哪能用了陽弟的法子當成自己的呈上去,那趙某成什麼人了,這事不可為。”

“你錯了,若是你不說,哪裡有人會知道,沒人知道,那受旱地區的人依舊在水深火熱之中,而趙兄去說了,也是救了他們,我與子易兄無心科舉,這李大人如今在這裡提問,說明秋闈策論不會出這個題目了,所以我們也不會再發表之前那番言說。”轉頭問莊子易“子易兄你說呢?”

“我覺得陽弟說的對,這不是你意氣用事的時候,你忘了,若是你這次不能一舉拿下進士,你家裡的繼姆會給你參加下一次的機會麼?”莊子易聽到蕭陽的話,也覺有理。

畢竟進士不比秋闈,若是個籍籍無名之人,考上的機率也是遙遙無期,如今已經沒有那麼多時間給趙正書去慢慢積攢名聲,不如在這裡出回風頭。

“對,我跟子易兄還等趙兄你高中進士,以後在京城為官給我們撐腰呢,到時我們兩個經商有京官看護,也能放開手腳些。”蕭陽將利益關系我分析了出來。

趙正書聽了,才終於不再推脫,“那趙某就借陽弟這把東風了。”

“正該如此。”這人榆木腦袋開竅,蕭陽暗送口氣。

幾人商量完,趙正書自己組織了下語言,也就不再拖沓,起身侃侃而談“回稟大人,學生對此事略有拙見,這旱災可以從預防與救治兩方面進行…”

這趙正書倒是真頗有才學,蕭陽不過輕飄飄幾句話,給他一修飾,倒成了一篇用詞精妙,語句精美的策論了,聽得蕭陽都不禁要五體投地,果然漢語博大精深,填詞造句還是一門學問啊。

直到趙正書整篇說完,時間已經到了午時,李大人顯然還有些意猶未盡,忍不住捋著胡須笑道“不錯,果然是人才,本官這一趟,沒有白走,你先留下來,我還有許多事且要問你,你再把剛才說的,寫成文章給我,我好呈上給聖上過目。”

“是,學生遵命。”趙正書彎腰行禮。

“時辰不早,這文會就到這裡吧,各位請。”一個副監考官看眾人說的差不多了,大聲宣佈道。

眾學子趕緊起身行禮“是。”

“陽弟,子易,那我先失陪,日後再請好好謝過兩位。”趙正書轉身,對兩人鄭重到。

“你說這個就是與我們生分了吧,得了,快去吧,我們下次再聚。”莊子易揮揮手,打發人快些去李大人那裡,跟蕭陽也轉身,出了這青暉園。

從這日之後,趙正書就時常被李大人叫去作陪,甚少能跟莊子易蕭陽聚在一起,不過偶爾有空,就會請兩人到茶樓一敘。

蕭陽看如今趙正書得了李英遠看中,待他們也依然恭謙有禮,對趙正書亦看中了幾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