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靜王此時一臉複雜:“怎麼聽完你的計劃,我反倒覺得沿海遭災,不僅不是當地百姓的不幸,反而是他們的幸事了呢?”
所謂不破不立,大約就是如此了吧?
如果陳景書的計劃順利,那麼短短幾年之後,這些如今連飯都吃不飽的災民,將會成為大晉生活最好的百姓。
陳景書道:“話是這麼說,但只憑咱們,那些富戶們輕易也不會相信。”
這倒是個問題。
北靜王自己看著都覺得這像是天上掉餡餅的事情。
……這誰能信啊!
但他見陳景書一副不疾不徐的樣子,便道:“想必就連這個,若瑜都有辦法了吧?”
陳景書道:“我來之前已經寫信給揚州的老父,請他聯合揚州的大戶們,帶上銀子帶上人,這種好事,得先便宜家鄉父老呢。”
北靜王噗嗤一聲笑出來,此時他的心情早已輕松不少,也有心情與陳景書說玩笑了。
不過他知道,陳景書這看似給自家牟利的做法,實際上也是擔了風險的。
並不是任何人說了,揚州那些大戶們就會聽的,恐怕陳家不僅帶頭來災區,還要帶頭在災區投最多的銀子,如此一來,那些大戶們才敢相信。
而有了揚州地區帶頭,後面就好辦不少了。
陳景書拿出一份名單遞給北靜王:“這是寧州省陸續要來的各家的名單,王爺收著吧”
北靜王看了一眼,發現上頭並不是他想的除了陳家就只剩幾只小蝦米,這份名單很長,上頭有大勢力的豪強也有不少,甚至有幾家是在當地知府,甚至寧州總督面前都能說得上話的。
看到這裡,北靜王心中大定。
他知道,這事必定是成了!
仔細的收好名單,北靜王不由抬眼打量陳景書,此時他早已是心服口服了。
多少人嫉妒陳景書仕途順暢,覺得他是沾了陳孝祖的光。
可現在看來,哪怕沒有陳孝祖,陳景書這樣的人,也不是尋常人能比的。
怪道當初陳景書還未中狀元,陳孝祖便敢辭官,現在看來,當時覺得陳孝祖對這家族小輩也太有信心了。
如今看來,恐怕還是陳孝祖最有眼光,多年之前就看出陳景書不凡啊。
不愧是兆源公,果然深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