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滿漢還有人口數量差異的問題。
滿清的封閉不是單方面的問題,而是一個綜合了社會歷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問題所造成的必然選擇。
清朝的皇帝不是沒有睜開眼睛看世界,而是他們明明看到了,卻在種種問題之下,又選擇將眼睛閉上,還要其他人也都跟著閉上,假裝不知道。
大晉卻完全沒有這些問題,大晉的皇帝所要顧慮的事情相比之下要少得多。
那麼在皇帝腦子清醒且能夠接受新事物,又有眼光和氣量的情況下,想要做出改變雖不是很容易,卻也沒有陳景書原本想的那麼艱難。
既有漢唐開放的餘韻,這種精神早已融在了骨血裡,那麼在需要的時候這樣做,又有什麼不可能呢?
陳景書忽然覺得未來可能並不像他原本想的那樣沉重艱難。
陳景書覺得這應當也是皇帝做出的一次嘗試。
如今大晉雖然沒有擺明說歡迎洋人前來,但實際上往來貿易已經十分寬松,原本活的好似偷偷摸摸的洋人們,如今反而是大家追捧的物件。
年輕人總想從洋人那裡聽到更多的新事物,知道更多的新世界。
在加上這幾年新的學科與舊有的東西相結合,確實有不少非常良性的進步,那麼皇帝做出此種嘗試,也不是不能理解。
當然,陳景書其實也懷疑這是皇帝想要改新格局的一種方法。
他需要打破舊有的局面,那局面從大晉立國起就存在,早已讓皇帝十分不滿,但他之前的做法太慢,如今若有一股全新的力量加入,對舊有的局面産生沖擊,這對皇帝來說,也是他所樂見的。
不過皇帝大概並不打算把大晉的大門對洋人們無限制的敞開,所以他需要先在國內培植起一股新勢力來。
毫無疑問,若工部這個繕營造物司真的立起來了,日後皇帝可以做的事情就有很多。
畢竟,這可不是新設一個部門那麼簡單,而是要開放一個新市場。
到時候會有多少人參與其中呢?
但這是符合陳景書的願望的,因此要說起來,他不僅不排斥,反而非常樂意去做這件事情。
趙載桓看著他的神情就知道陳景書已經下定了決心,不由又失望又生氣:“你是一定要去的,對不對?”
陳景書才剛一點頭,趙載桓便猛地站起身:“算孤看錯你了!”
生氣的趙載桓覺得,在陳景書心裡,果然還是升官最重要,根本就不在乎他!
眼看著太子殿下拂袖離開,陳景書有些茫然:“看錯我……什麼了呀?”
郭思看著一臉茫然的陳景書,嘆了口氣,最後還是一跺腳去追自家太子殿下了。
陳大人哪裡都好,但遇上這事,怎麼就是個木頭腦袋呢?
倒是趙載桓,一時情急,氣的狠了自己跑出來,等出去之後卻又不知道該幹什麼去了。
他心裡不痛快,就想找個人說說話,往日裡自然都是找陳景書的,可現在……
趙載桓一咬牙:“出宮,去裕王府!”
裕王聽說趙載桓來的時候可驚訝了,畢竟在外界看來趙載桓和他的關系可不怎麼樣,今日卻突然親自登門拜訪,裕王下意識抬頭看天,見太陽沒什麼異常這才放心,心裡卻忍不住嘀咕,這位太子殿下今日又發的什麼瘋,他的陳庶子都不管管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