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對於陳景書的客氣,劉同知是一再謙虛的,至於說徐州知府……劉同知可不信對方真的不知道他和陳景書的關系。
否則怎麼就有人急急忙忙的一定要把他叫上呢?
陳景書管的不是官府的事情,但他和馮孝海一路走來,又是同路的禦史,若能有陳景書的好印象,叫他在馮孝海面前多說幾句好話,肯定比別人去說來的好使呀。
然而事實證明徐州知府的想法很好,但陳景書本身不是個愛摻合的人,他只著重問了徐州提學官幾句話,之後便都由馮孝海做主了。
徐州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自然不是隨便看看就能走了,陳景書瞧著馮孝海那裡的情況恐怕要在徐州多停留幾天,他自己也得琢磨一下怎麼考察徐州學政……嗯,組織一場大考試肯定是不靠譜的,還得想想其他路子。
結果第二天陳景書正一邊寫字靜心一邊思考這事呢,松煙來報說徐州知府帶著劉同知一起求見。
陳景書擱下筆道:“請他們進來吧。”
嗯,早晚都是要有這麼一出的,早點解決早點輕松。
徐州知府和劉同知進來就看見陳景書正在翻看一幅字,正是陳孝祖的名篇平山寺小雪,徐州知府開口便贊道:“不愧是兆源公的字,見之叫人神清氣爽,世人以神品稱之絕不為過!”
劉同知也道:“當年我便覺得陳禦史的字是極好的,如今看來,恐怕也是家學淵源呢。”
陳景書一笑:“老師過譽了,不過隨便寫寫罷了,只是知府大人說的這一篇卻並不是我大伯的真跡,是旁人寫來給我的。”
呃……
這就尷尬了。
才剛誇過這幅字的徐州知府立刻改口道:“難怪呢!我方才就覺得這字寫得雖然好看,但總少了幾分風骨靈氣,原來竟非真跡,怪道如此。”
似乎徐州知府也是下過功夫的,當然,也可能陳孝祖確實是全民偶像,反正徐州知府說起陳孝祖來還是很順溜的。
他把陳孝祖一通誇自然也就把這幅字一通批評,最後總結道:“我雖沒見過兆源公的真跡,但昨日卻有幸見了陳禦史的字,由此可見兆源公是何等不凡,至於說這一篇,大約只是俗物了。”
說完卻沒聽到陳景書的回應。
等徐州知府看過來,陳景書才慢吞吞的開口:“這幅字……是聖上寫的。”
徐州知府:“……”
救命!!!
陳景書卻像是沒看出徐州知府的臉色似的,笑的親切又和善:“大人今日來找我是有什麼事情嗎?”
徐州知府:“……不,沒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