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3章 (3 / 7)

黛玉道:“我聽說這園子原本是給他讀書用的?”

碧園景緻又好,又清淨,夏日避暑,冬日溫泉,原本確實是想著陳景書可在碧園讀書,也免得城中烏七八糟的事情太多,不容易靜心。

菖蒲道:“原本是這麼說的,不過大爺說,書在哪裡都能讀,他何以就那麼嬌氣了,倒是姑娘保重身體要緊,也莫要在意旁人的閑話,多多寬心才是。”

上回黛玉來京城,賈府的下人們對她不過略有輕視,這回卻是亂七八糟說什麼的都有。

有的說黛玉身子骨弱,風吹就倒的樣子,每日裡吃藥跟吃飯似的,又有人說黛玉花錢太大手大腳,林如海留的遺産不知夠她揮霍幾年,可見不是個賢惠能持家的,還有說黛玉整日裡只知道讀書,整日盡是什麼書啊詩啊的,可這東西作的再好,卻不知女子無才便是德,正經的女孩子還是得學些女紅才是,至於那說黛玉小性刻薄,不夠莊重大氣的人就更多了。

陳景書自然也知道這些話,但賈府的下人向來是無事都能嚼舌根的,對黛玉也不過是一樣的罷了。

黛玉如今不過日常吃些人參養榮丸調養身體,就整日裡被人說道,可這賈府上下,平日裡真的不吃藥的主子有幾個?賈寶玉還配著丸藥日常吃呢!

要說起來,比起說是吃藥,不如說是吃些保健品保養身體,黛玉先天有些不足,後天正是要好好調理,倒也不費事,同樣配著點丸藥吃著罷了。

要說賈寶玉等人那是賈府的正經主子,黛玉不過是客人的話。

薛家也是客人呀,薛寶釵吃著的冷香丸比之黛玉的可要新奇多了,甚至其他東西都容易得,當年那副藥引子卻只給了一份,要是早年做的那一壇子吃完了,以後又怎麼辦?

至於說其他的那就更好笑。

黛玉打賞的少些,說她吝嗇,說她一個外來親戚,又不是正經主子,吃的用的都是賈府裡的,若是黛玉平日裡表現出一些,又說黛玉鋪張揮霍,不懂持家,可真是什麼話都讓他們說了。

至於說什麼女紅女德,那就更好笑了。

針線女紅樣樣精通,這難道不是說的小戶人家的女兒嗎?

憑著黛玉的身份是嫁去大戶人家做主母的,哪家還需要靠主母做針線度日了?

就陳景書從小在吳氏那裡聽來的八卦裡,就有不少針線活兒十分普通,但管理持家是一把好手,外出交際更是八面玲瓏的人物了。

就連吳氏自己,她平日裡也是不碰針線的,要用什麼,自有針線上的人做,也不必說什麼做的用心不用心,針線上的還沒瘋呢,真有那糊弄的,該罰的罰,該攆的攆,也就好了。

就算是陳景書和陳孝宗兩人,每年也只是過生日的時候才得吳氏做點東西。

莫說黛玉本就會做,就算不會,又怎麼了?

簡直不明白賈家也是好好的公侯之家,竟然也能穿出這種話來,難道他們家教養女兒是照著小戶人家的要求來的嗎?

初時聽到這些話,陳景書還有些生氣,但後來卻越發覺得詭異。

這樁樁件件都是大家都有的事情,怎麼在旁人那裡不值一提的,到了黛玉這裡就值得曲解一番拿出來說道了?

且若真的只是下人的流言,要麼傳著傳著因為人多嘴雜,說的就不一樣了,要麼就是過了新鮮勁兒再也沒人提起,可針對黛玉的這些議論,卻一直都沒怎麼變,被把控的很好。

陳景書便覺得這後頭可能有人在推動了,只是這人做的也隱蔽,再加上陳景書又不可能去審問賈府的下人,一時半會兒也沒什麼頭緒。

如今菖蒲來對黛玉說這話,也是告訴她,陳景書雖在外頭,卻也不會因幾句流言誤會她。

哪知道黛玉聽了這番話卻是忽的變了臉色,反而背過身去了。

菖蒲再一看,黛玉正拿著帕子擦臉,想必是哭了。

不知自己哪裡說錯了話,菖蒲有些無措的看向紫鵑,紫鵑對她招招手,兩人走到簾子外頭去,見黛玉沒有注意到,這才對菖蒲道:“你這話平日說倒也罷了,今日說,不是又傷她的心嗎?”

菖蒲道:“這裡頭可是有什麼緣由?還請妹妹告訴我吧。”

菖蒲記得在陳景書的描述裡,黛玉雖會鬧些小性子,但也只是對真正親近在意的人才會如此,且她雖看著柔弱,實際上卻是最能打趣人的,拿人調侃起來,十個陳景書都得認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