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並未說其他,他心知這種事情既然交了出去就說不得什麼,他既不說,就是給了陳孝宗面子,由他隨意取用的意思,何況陳家並不是貪婪無度的人家,他交出去十成,怎麼也得給黛玉留下一半來。
可陳孝宗卻要求和林如海另立契約,林如海到底給了陳家多少東西,日後陳孝宗也一點不少的照著契約還給黛玉。
林如海驚訝的看了眼陳孝宗,卻見陳孝宗目光平和,從他臉上看不出任何其他含義來,便咬牙點頭,想了想又道:“話雖如此,但土地常有變動,産業經營也是有盈有虧的,若是遇上什麼天災人禍的虧損,難不成還要您給老天爺補這個窟窿不成?我看不如歸還的略降兩三成,如此都不為難。”
陳孝宗聽到這裡露出個笑容:“你偏是多心,既如此,就這麼定吧。”
這所謂的虧損兩三成,是指陳孝宗代管幾年之後,就可以拿走其中的兩三成。
原本這些東西每年的盈利陳孝宗就可以抽成一部分,不過幾年之後又能再分兩三成的東西走,這樣一來,喂飽了陳孝宗他便不會再為難黛玉。
陳孝宗明白這意思,也知道他若是推辭不受林如海必定是不能安心的。
只是心裡卻想著,若是真有虧損倒也罷了,若是沒有,到時候我想給,誰還能不要?
就算真的到他手裡了,等正式下聘的時候,也能透過聘禮還給黛玉。
如此一番討論之後,便將各事情都立好了文書。
等陳孝宗和陳景書離開,林如海對黛玉問道:“知道我為何今日特意讓你留下聽這些卻又不要你說話嗎?”
黛玉道:“父親是要我心中有數即可,不必多言。”
林如海點頭:“除了你外祖家,我還給老師那裡也去了信,雖說都是姓陳,但老師性子向來淡薄,不重這些俗物,他既知道,就算日後有什麼變故,也定會盡力為你保下一份。”
大概是因為之前說了太久的話,林如海忍不住咳了幾聲,這才繼續道:“但這不是我今日的目的,我又是找陳家,又是找賈家,就是要他們互相牽制,我雖將産業交給陳家,但你卻在賈家,賈家又是你外祖家,他們過問是理所當然的,如此,他們誰也不能待你不好,而有他們互相牽制,也不會叫你吃太大的虧。”
黛玉的眼淚已經止不住:“爹爹……”
她知道,林如海這般費盡心思的算計全都是為了她,全都是希望她日後能過的更好。
林家祖上封過列侯,又素來子嗣單薄,好在子孫也都出息,如此一來,倒是積累下了龐大的家産,總數約不下三百萬。
林如海已經決心將其中三分之一上歸朝廷國庫,這裡頭主要是當年賜封的土地産業等等。
如此一來,聖上總要多照看黛玉幾分的。
至於剩下的那些,哪怕只餘十之一二到黛玉手上,那也足夠了。
林如海心中盤算著,除了給陳孝宗打理的那些,還有剩下的就是各種金銀玉石,珍貴的瓷器,書畫古董,或者如珊瑚象牙這一類的貴重擺件,還有貴重木料的老傢俱一類的東西了,這些都是一件一件有賬目在冊的,他不知道經了賈府的手這裡還能剩下多少,唯一確定的是,有老太太在,至少當年賈敏的嫁妝是肯定都會留給黛玉的。
這麼想著,林如海的精神越發不濟,最後竟迷迷糊糊的睡過去了。
黛玉忙給林如海蓋好被褥,又守著半晌,這才回去了。
十二月的時候,賈府的人到了,卻也是黛玉之前知道的人。
賈府來的正是王熙鳳的丈夫賈璉。
黛玉想起這位璉二哥的個性,雖知他這個管家二爺必定是個能辦事的,但賈璉那油鍋裡的銀子都要撈出來花的個性,他來這裡,恐怕是不會願意空手而回的。
因林如海病重不能理事,黛玉又只能管著內宅,若非外頭還有陳家幫襯,這真的是早亂起來了,如今賈璉來了,各處的事情自然由他做主,一個偌大的賈府人口眾多關系複雜,賈璉都能應對得起,林府的事情對他來說就更是輕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