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現在也積極的參與各項實驗,他的學生,格溫和彼得也都是天賦很好,詹凱琳雖然差了一點,但是在血液研究上卻是天賦異稟,難不成和她的變異吸血鬼男朋友有關?
“是啊,她在這方面得天獨厚,不過畢竟研究範圍窄了一點,我可是知道的,研究越向深處發展,要求的知識就越廣博,很多東西到最後都必須觸類旁通,所以她還是不能成為頂尖的科學家,但願她以後能有機會突破自己。對了,博士,你們研究的神經連結技術有突破沒有?現在使用的技術對計算機的效能要求太高了,時不時的就過載了,需要休息,嚴重的打亂戰鬥節奏啊。”
巴菲門特看著在一旁忙碌的詹凱琳,拍了拍格溫示意去幫忙,自己卻和康納斯博士閑聊起來。
“這沒辦法,暫時只能這樣,你應該催一催電子部的人,他們要是能拿出更好的晶片不就行了?”
“倒不是不可能,可是我總覺得這樣的方向不對,你看哈,咱們人類的腦子但從效能上來說不比計算機差吧?可是都沒用上啊,這個神經連線技術,能不能走另外一個方向,把計算機變成人腦的外掛,只提供一些必要的外掛驅動,比如說紅外線視儀,到時候分析什麼的都用腦子來,這就簡單多了吧?一個晶片這得多出多少功能來,鍛煉腦子這種事,其實只是一個習慣,誰也不是天生就會數學,那麼多數學家不都是學出來的。這思路你覺得怎麼樣?”
“想法是可行的,不過這樣一來,戰士的訓練可就麻煩了很多,比如說沃利貝爾,你覺得他能適應這種操縱方式嗎?像他這樣的人應該不少吧。”
“哈哈,就是他這樣的人才會很快的適應這種方式才對,他打架從不用腦子的,全憑直覺,就算是現在,他也從不看戰鬥輔助儀上的資料,全憑著經驗和本能。就像你說的,像他這樣的人其實是佔大多數,哪怕就是懲罰者,在戰場上也是相信自己的直覺更多一些,儀器太容易受到針對了,上當受騙的機率很大。我相信只要知道對方使用的是哪一款儀器,你有一百種方法讓他活不下去,你是本地人嘛。”
康納斯博士當然聽不懂巴菲門特自娛自樂的冷笑話,不過對於他的觀點倒是挺同意的,針對某一種儀器研發相對的欺騙軟體,這是很多軍火公司都在做的事,甚至是一些小公司的主要盈利專案。
“可是,這種情況對大腦的傷害會很大吧……”
康納斯博士低頭沉思,他有點心動了,可是這種實驗必然要涉及到人體實驗,這又是他不願意做的,人體實驗失敗的下場他這段時間在奧拉尼德斯見過不少了,都是其他組織裡的失敗品,或逃亡出來,或者幹脆就是放出來測試戰鬥力,成為打壓對手和斂財的工具。
“不會吧,這種事情當然是慢慢來啊,一上來用那麼重口味幹嘛,比如說,我們現在就有一個問題在。我們的一個弟兄呢,肢體傷殘,和你之前差不多,不過再生搖籃治不了他,他體內的xxg—1藥劑啟用了部分x基因,目前再生搖籃沒有能力對x基因進行編寫,指望著再生搖籃有所突破,那就真等到猴年馬月去了。所以,我們曾經設想過的另一個技術重新被提了出來,利用再生搖籃的奈米醫療技術,為傷者嫁接機械義肢,當時是沒有神經連線技術,根本就沒有什麼進展,現在,時機應該成熟了。”
這件事本來早就應該提出來的,可是最近忙著處理滿大街的收割者,這事兒就先由趙海倫牽頭做著,本來以為她也是個天才,這種小小的改動應該不在話下,沒成想她居然毫無進展。
仔細的辯論了一番才知道,趙海倫的再生搖籃技術涉及到的都是基因工程,機械義肢的製造上她倒是有了完整的計劃,可是神經連線技術涉及到很多神經學科,她根本都沒怎麼接觸過。
這段時間基本上她都在熟悉神經學上的內容,技術研發自然就沒有什麼突破,巴菲門特倒是錯怪人家了。
相對來講康納斯博士的研究雖然也是基因工程,可是他研究更多的是人體構造,在基因上的成就也都傾向於跨物種基因移植技術,構造上的對比自然是重中之重,這種事交給他正合適。
反正蜘蛛俠的變異基因研究也不急在一時,彼得的命長著呢。
“機械義肢嗎?也是一條道路,不過x基因的研究要放上日程了,最近弗蘭克那邊又遇到了改造人,這個改造人的壽命很短,從屍體上看,他接受實驗的時間到死亡時間不超過十天。是在和執法者的戰鬥中能力使用過度,引發的基因崩潰才死的。我們猜測,在布魯克林區,一定有一個地下實驗室,在做這些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