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四爺也會來呢。上三旗下五旗的人們,無不紛紛側目。
包衣本就是上三旗,明珠一家雖然和烏雅一族漸漸疏遠,卻抵不過是一個老祖宗,再加上四爺最近和德妃娘娘關係也有所緩解,德妃也很樂意有這個一個本家人跟自己這個大兒子走的近一些,雖然這家人大都有些木楞,不過想通了倒也不再計較之前的恩怨了。所以烏雅一族來的人空前的多。
笄禮,又叫上頭禮,如同男子的冠禮一般,是女子成人的一種儀式,當然,自打大清入關之後,就沒有冠禮可言,但是笄禮還是保留了下來。這對於一個女孩的象徵極為重要,這象徵著她已經成年,可以進行婚嫁了。
烏雅太太是個寡婦,又一身命運坎坷,所以她不能主持這場儀式,她請來了自家妹子做正賓,也就是現代的司儀。畢竟她公婆聚在,又兒女雙全。算是個有福氣的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司一人,為笄第者托盤,贊者一人,協助正賓,有小玉兒擔任。
在明珠居住的左廂房內,明珠被扒光了所有的衣裳泡在大大的浴桶裡沐浴。就是沒有撒花瓣。烏蘇嬤嬤在一旁帶著蓮草和蓮心(原本在烏雅太太身邊伺候的小丫頭,被要過來後改了名字)幫著明珠搓背。力道之大,簡直要撕下來一層皮。
搓得明珠起來時,眼睛鼻子都哭紅了。
之前明珠一直都是梳兩個毛茸茸的髮髻,看起來天真可愛,後來因為頭髮越發的多,也越發的長了起來,才不得不編成一條大辮子甩在身後。笄禮的內容形式很簡單,沐浴更衣後就去到正房內,由著有司幫著拆散原來的髮髻,並鄭重其事的梳頭,挽上清朝滿洲姑奶奶獨有的一字小靶子頭,再分別別上簪子和絹花。
再有女孩母親捧來親手縫製的華麗旗袍,換上。然後給父母雙親敬酒,感謝他們十三年來的養育之恩。這個笄第禮就算完成了。
明珠跪在額娘面前,恭敬的舉著雙手敬上酒杯時,不經意的對上了額孃的眼,愣了一下,明珠立馬覺得鼻頭酸澀起來,眼窩子乾澀的厲害,眨了眨卻滾落了一串的淚珠。額娘,以後女兒就是個大人了,可以幫你遮風擋雨,排憂解難。您一定要好好的,等著我來孝順您!
明珠抿了抿嘴,低下頭掩去滾落的熱淚,心裡默默的唸叨著。發著誓。
整個八旗來參加笄禮的都知道,烏雅家有一個已經笄第待嫁的姑娘,更別說她還長得豔麗無雙,姿色動人。
不知道多少人心動著,心裡琢磨著自家年紀合適兒子或者子侄。
四爺來時已經差不多深夜了。
喜歡淘寶app在清朝請大家收藏:()淘寶app在清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