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清穿之德妃日常> 第25章 三合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5章 三合一 (2 / 6)

“還不快叫人擺上?”康熙瞪她:“餓壞了朕的小阿哥,唯你是問。”

春喜見狀忙帶人上來支了桌子,竹月帶著兩個小宮女,提著半人高的三層食盒上來,飛快地擺了滿桌的菜。除了常見的紅粳米粥,奶餑餑,和佐粥的小菜,還多了一碟五香紅燒肉、一大盤水晶鴨子、一海碗炭燒豬蹄和一道糖醋裡脊。

康熙看得微微愣神,作為健康飲食的倡導者,他吃飯一向講究葷素搭配。每餐只吃八分飽。見了這一桌子菜,他不由皺眉道:“你一大早就吃這麼油膩的東西,也不怕積食?”

繡瑜唯有苦笑,如果說懷小四的時候她什麼也吃不下,是因為孩子叼嘴。那麼這個孩子大約就繼承了她的吃貨本色。這八個月以來,她看什麼想吃什麼,尤其喜歡吃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除了人不吃,其他東西吃了個遍。一天能傳五六次膳,而且一點害喜的反應也沒有,還獲得了“多吃不胖”的神奇體質。

白嬤嬤連忙上來解釋了婦人懷孕期間飲食習慣會有改變的事。康熙聽了微微點頭,還是頗為憂慮地看著繡瑜細嚼慢嚥地消滅了大半桌子菜。宮裡懷過孕的妃子不少,他見過能吃的,但是卻沒見過這麼能吃的。

她吃這麼多東西下去,積在肚子裡,不會把孩子壓壞了吧?康熙莫名其妙地想。

繡瑜漱了口,頗為不好意思地看了他一眼:“皇上見笑了。”

康熙搖頭笑嘆:“虧得是在皇家,依你這吃法,換了尋常百姓家裡,還真養不起。”

繡瑜的臉瞬間爆紅,這很好地娛樂了康熙爺,他不由開懷大笑。

晚上,康熙不出所料地留宿在了長春宮後殿。兩人相擁而眠,繡瑜突然聽他在耳邊說:“如今延禧宮和景陽宮都在大修,東西十二宮,只有鹹福宮和永和宮的正殿空著,你瞧著哪個好,朕賜給你住。”

繡瑜愣了一下:“謝皇上,如今奴婢身子重了,貿然挪動只怕對孩子不好,不如等到生産之後吧。”

康熙頗為詫異地打量了她一眼,沒好氣地說:“你個傻瓜,朕賞你,你接著便是。”心裡卻十分寬慰,旁人若得了這樣的好事,只怕謝恩都來不及,她卻念著孩子。

繡瑜想了半分鐘才恍然大悟,她最近越來越覺得她腹中懷的就是那個不省心的胤祚,因為歷史上的德妃出身低微,唯有連育兩子,才有可能早早封妃。可是康熙並不確定她腹中孩子的性別,才要搶在瓜熟蒂落之前,先把位份給了她。這樣一來,就算生的是個公主,也不能擼了她的嬪位降成貴人吧?

繡瑜眼睛裡濕濕的,這次她是真的感動了。順治皇帝寵愛董鄂氏那種寵法,看似專一深情,實則是為了圖個自己痛快,而把對方架在火上烤。康熙沒有給她太特殊的待遇,卻是真心站在她的角度上,為她和孩子考慮的。

“謝皇上恩典,那就……永和宮吧。”永和宮與承乾宮只有一牆之隔,歷史上的德妃至少在選擇宮室的時候,還是念著四阿哥的吧。

康熙也想到了這一點:“朕早就猜到了,你定然心疼小十一兩處奔波。放心,如今你腹中的孩子,不論男女,朕都讓你自己養著。”

繡瑜抽了抽鼻子,哼道:“明明是太皇太後的恩典。”您就少給自己臉上貼金了。

康熙似乎聽到了她的腹誹,瞬間被挑起心中的好勝欲:“那又怎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再說了,若沒有朕的耕耘,哪來的孩子?難道你不該對朕感恩戴德嗎?”

論臉皮,繡瑜哪裡比得過十三歲當爹、一言不合就開車的康熙爺,當即敗下陣來,紅著臉求饒:“皇上!睡了吧,明兒還要早起上朝呢!”

兩人這才安靜下來,宮女吹了燈。黑暗裡,康熙貼在她耳邊輕聲說:“日後你有事只管直說,不要再透過旁人來勸朕了。”

繡瑜心裡一顫,原來,他早就知道自己向貴妃獻策的事情了。

“一間樓”是京城裡有名的民間書齋。外地人進了京,都要被提點一番,說這京城啊,乃是“東富西貴,南貧北賤”的格局,這“一間樓”就坐落在四九城的東南方向上,屬於那“貧富混雜”的交界地帶,故而常來買書的客人,既有那錦衣玉帶的富家公子,又有那長衫上打著許多補丁的清貧文人。

烏雅晉安穿著月白色杭綢長袍,猞猁皮褂子上雪白的風毛襯得這才十三歲的少年面如冠玉,尚不失稚子之態。他扶著小廝的手艱難地邁過書齋門口厚厚的雪堆,上了臺階。

書齋裡的掌櫃的見了,趕緊出來迎了,討好地替他彈了披風上的雪,捧上熱熱的香茗:“小的給二爺請安,有些日子不見您了。年下府上可好?聽聞府上姑奶奶又有喜事,小的還沒來得及跟您道喜,該打該打。”

晉安還來不及回話,就聽見旁邊一人頗為不屑地冷哼:“這‘一間樓’聞名京城,沒想到書齋裡的夥計竟然也是些趨炎附勢、拜高踩低的,整日裡與書香作伴,卻一點文人風骨也沒有。”

晉安轉頭就見一高一矮兩個少年站在不遠處的書架旁,高的那個看上去不過十四五歲,一臉刻薄尖酸之相。旁邊矮些那個,看上去不過十來歲,衣服雖然用料考究針法細膩,但是卻偏大了些,穿在他身上,倒有些小孩子裝大人似的喜劇感。

那小孩卻是一臉嚴肅地沖少年喝道:“賀華,不得無禮。”那少年才收斂了臉上的不忿之色,偏過頭去不看晉安一行人。

竟然是小的指揮大的,這兩個人多半是主僕關系。那小孩雖然說的是漢話,卻帶著濃濃的滿語口音,又有隨從在側,只怕來歷不小。這掌櫃的真是有眼不識泰山。晉安沖那小孩拱了拱手:“多謝。”就徑自從書童手裡接過書單,開始挑選起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