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瑜想了想,她不是宜嬪,本事大手伸得夠遠,瞞著不說反而增添風險,於是就順水推舟地說:“皇上別嚷,還沒宣過太醫,奴婢也不確定,要是錯了豈不讓人笑話?”
康熙高興之下,一疊聲地叫梁九功去請太醫,回頭無奈地說:“你呀,沒宣過太醫還到處亂走做什麼?”
梁九功親自宣旨,太醫院很快來人了。來的正是繡瑜懷小四的時候負責照顧她的顧太醫。
顧太醫恭恭敬敬地跪在腳踏上,三根手指搭在繡瑜手腕上,凝神一探,立刻欣喜若狂地跪地磕頭:“奴才恭喜皇上,恭喜小主。小主已經懷有一個半月的身孕了。”
“果真?”康熙攬住繡瑜的肩膀笑罵:“只跟宜嬪的日子差著一個月,你真是個粗心的,竟然到今日才發覺。”
繡瑜點了一下桌面上那個“祈”字,笑道:“還要多謝皇上吉言了。”
康熙捏了捏她的臉:“別心急,等小阿哥出世,算了八字再說。”
繡瑜心滿意足地謝主隆恩:“皇上今天既然應了宜主子,還是早點去吧,奴婢自行回宮即可。”
繡瑜再次有孕的訊息在一天之內傳遍了整個紫禁城。
宜嬪懷孕,那是情理中事,也只有貴妃惠嬪那個位份的人才有資格不爽。然而繡瑜再次懷孕,就讓不少人暗中咬牙切齒,不知撕壞了多少手絹子。
都是低階宮妃,烏雅氏的出身還比旁人略低些。結果十一阿哥還不滿周歲,她就又懷上了,而大部分人卻連見皇上一面都難,怎能不叫人眼紅?
當然,她們都沒有算計皇嗣的膽量,但是藉藉福氣總是可以的吧?於是繡瑜宮裡突然來了好些一年見不上幾面的貴人常在,每個人都討好地沖她笑著,說著半含酸半恭維的話,想方設法討了她用過的手絹等小玩意兒去,日日貼身戴在身上。
長春宮後殿每日人來人往,有的人臉皮又厚,端茶端了四五遍,手都舉酸了,她只當沒看見,非要坐到天色漸暗才走。偏偏又都是帶著禮物,擺著笑臉來的,打不得罵不得。
繡瑜應付了兩天,就覺得腦瓜子疼。直接稱病閉門謝客,由得那些人在背後罵她輕狂、不近人情。
佟貴妃得知訊息心裡慌亂了一瞬,烏雅氏出身低微,但是這運氣未免太好了。她抬舉烏雅氏對付宜嬪,不會養虎為患吧?
偏偏康熙今晚來了承乾宮,他心裡高興,絮絮叨叨地拉著貴妃說了半宿的話。說的無非是自從去年十月胤禛出世,前朝後宮可謂是喜事連連。吳三桂一死,叛軍群龍無首,平定三藩已經是指日可待。宮裡才添了個六格格,又有兩個妃子懷孕。
“都說福無雙至,可最近這喜事都湊到一塊兒了。朕看咱們的小十一是個有福氣的。”康熙抱著胤禛掂了掂:“又重了,這孩子長得真快。”
佟貴妃一想,可不是這個道理嗎?胤禛出生前,宮裡已經有接近兩年的時間未聞嬰兒啼哭。結果他一出生就帶來這麼多弟弟妹妹。佟貴妃想到謹兒說的借旺氣,心裡不禁歡喜了幾分。
又見康熙抱著胤禛愛不釋手的模樣,她瞬間覺得為了孩子,給德貴人幾分面子也無妨,就向康熙進言:“臣妾看德妹妹懷著孩子辛苦,皇上很應該多去看看她。”
“朕前朝事多,去的日子也有限。不如早點宣她母親進宮來陪著就是了。”康熙看著玩累了在乳母懷裡漸漸睡去的胤禛,又想到最近許多宮妃去長春宮拜會繡瑜。長春宮地方偏僻,年久失修,住的妃嬪又多,實在不是個養胎的好地方。
他沉吟片刻才對貴妃說:“德貴人的位份比幾個有阿哥的宮妃都低了些,朕想趁早給她晉位。省得孩子大了,臉上無光。”
“皇上的意思是,想單獨給她封嬪?”佟貴妃心裡酸澀,康熙一向喜歡給後宮的女人集體晉位,省卻儀式的花費和折騰,就連繼後、貴妃都不例外。單獨冊封,雖然只是個嬪,也是空前的恩典了。
說什麼孩子大了臉上無光,五阿哥六歲的時候,那拉氏還是個庶妃呢!那還是皇上的長子!說白了,就是在乎不在乎,上心不上心而已。
然而皇上抬舉烏雅氏也是看在她養著胤禛的面子上,佟貴妃只能笑著謝了恩。
康熙當晚就在承乾宮宿了,準備第二天就去稟告太皇太後。
結果就在當晚,慈寧宮的小太監打著燈籠一路小跑,緊急敲響了承乾宮的大門。
康熙在睡夢中驚醒,就聽來人奏報:“稟告萬歲爺,太皇太後病得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