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理被人整成這樣著實不怎麼光彩,都是男人,要面子的,這種事情被傳出去那就是丟人丟到姥姥家了,以後就是笑柄。
左都尉把這事兒告訴了黎越,兩人都是滿臉無奈,這是成年人該幹的事兒嗎?比三歲孩子還不如,及其幼稚,這事兒黎越一想就明白,肯定是有前情的,聞歌雖然睚眥必報,但不是故意找不痛快的人。
他還是決定要找聞歌談談的,不過沒等他叫人,宮裡就來人把他叫走了,皇上一般不會這麼頻繁的見他,那說明肯定是有要事,黎越也不敢耽擱,就趕緊走了。
多數派還盼著少數派被罰,結果人丟出去了並沒有收效,那心裡的意見就大了,覺得黎越是偏向少數派,對他們極大的不公平,怨言越來越多,對聞歌他們是越來越恨。
當然,以偏概全是不對的,多數派裡面也是有明白人的,但是這種人普遍沒有什麼勇氣,當初隨波逐流了就算明白事理可以不敢多言,他們只求自保,混跡在大部隊裡面毫不起眼。
訓練日程裡聞歌特意加了游泳,這個詞在當時是很新鮮的,大部分人不識水性,除了住在海邊極少數的漁民,多數人對水都有天生的畏懼。
據聞歌瞭解,這大淩的海域還是很廣闊的,所以識水性很有必要,而且這也是一項逃生本領,如果敵人也不會水,那麼一旦進了水裡就有了安全保障,對他們是沒有壞處的。
當然了,學游泳這件事他們一開始也是拒絕的,那種不能呼吸的感覺太過可怕,總覺得生命在抽離,所以不願意嘗試。
可是看到聞歌在水裡自在的像條魚,他們又心生羨慕,這種矛盾的心情在心裡發酵,總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那個人是黎越,他也不識水性,但是覺得聞歌說的在理,所以便做了第一人,有了領頭的,其他人也就消除了恐懼和疑慮。
大家慢慢的開始發現,所謂的教頭並沒有教會他們什麼,相反聞歌卻教了他們許多,都是在不知不覺間,他們正在急速成長,對聞歌也有了幾分敬仰。
烈焰軍的軍營在郊外,不遠處有一條小河,他們有時候會偷偷跑出去洗澡,後來聞歌想教他們游泳,小河就不夠用了,怎麼也得有個湖。
於是黎越特別批準聞歌他們每個小隊每半個月有兩次出去訓練的機會,在京城外二百裡處有個不算太大的湖泊,水的深淺比較合適,聞歌非常中意。
他們經常藉著出來的機會吃點好的,去打點野味烤來吃,什麼調料都沒有也覺得香,都非常慶幸自己當初選對了,苦累都不怕,因為甜頭確實多。
這大概也是多數派覺得不公平的症結之一,覺得少數派福利太多了,他們這些人是不能出營的,相比之下,像被遺棄了孩子。
黎越奉旨進宮,得知了周懷庸的進言,對於這去西北的人選也很猶豫,讓好苗子去怕都折在那裡,讓普通士兵去又怕造成暴動,最好的辦法只能是一半一半。
而且此番前去黎越還不能跟著,烈焰軍不能沒有首領,所以這些被派出去的人跟著陌生的將領,難免會受氣,想想就不甘心,可是也毫無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