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神道永昌> 第二百二十八章難處何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二十八章難處何解? (3 / 3)

“我的為難之處,你不懂?”

焦延波轉頭看向了宋時:“當著明人,不說暗話。今日本官讓他們先走,留在後邊就是想和你說些推心置腹的話。怎麼?非得要弄得如此樣子?”

“不敢,不敢...”宋時低著頭,腦子飛速的旋轉:“想必是河曲縣的事情讓學政大人犯難了吧?”

“不瞞你說,正是河曲縣。”焦延波嘆了口氣:“本就是人口多,地方窮的縣。如今天災已至,流民失所。這就不說了,剛剛造反完,人心浮動。稍有不慎,這地方就能夠成了朝廷的纖芥之疾。”

“可是,據小神所知。河曲縣之地,還算得上是民風淳樸。若是百姓有吃有喝,有田地耕種,想來應該是不會造反的。”

“可是目前就是沒吃沒喝,沒田地耕種...”

焦延波扭頭看向了周圍的青山:“你看看,看看你這木江縣。抬起耳朵來聽聽,聽聽這響雷之聲。這兩日,響雷不少吧?匆匆忙忙開始趕種,是生怕今年連些蔬菜都種不出來吧?”

“讓學政大人笑話了。小神確實是急躁,天時已經到了這般,若是再不趕種,怕是今年真的要顆粒無收了。”

“笑話?耕種之事,本就是民之本,國之本。當年應天書院有大儒曾言,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這耕田,有什麼可笑的?”

“大人教訓的是!”

“可是河曲縣比不得你木江縣,同樣都是沒有一個好知縣,木江縣有你,河曲縣卻去了太平道。你一個淫祀,尚且知道安撫百姓,盡可能做到讓百姓有飯吃,有田耕,有衣穿。可是那太平道做了什麼?煽動百姓造反!四千多人的血就這麼淌在了這片土地上,都是正一之罪,太平道之罪!”

看著焦延波如此義憤填膺,宋時卻不理會,心中仍舊在盤算著剛剛他說的話。

和這些人交往,實在是太勞心勞力了!

他們說話,往往不會明說,需要你去悟。彎彎繞繞之間不容易被別人抓住把柄,為了不過是名,是利。

“太平道之罪,罪不容誅。正一道人已經被小神失手,非但是是屍骨未存,而且陰神都已經消散了。但是留下的那些道人,請學政大人上承知府大人,務必將他們碎屍萬段,以平息兩縣百姓之怒。”

“和該如此!”焦延波重重的點了點頭,眼眶彷彿都有些紅潤了。

“但是,太平道的事情在兩縣之地無論如何,也算是過去了。現在當務之急是要安撫河曲縣的百姓們。我即將前行,看到木江縣百姓能夠迅速的安定下來,化悲痛為力量,就想向城隍神你,取取經。”

這話說的聲音就小了不少,即便是在這寂靜的山林之內,宋時都覺得聽不太清楚。

“大人說的這是哪裡話?什麼取經,小神生前連個功名都沒有。今日木江縣百姓能夠安定下來,主要是因為他們願意安定。百姓都一樣,沒有人願意流離失所,也沒有人願意打仗,只要是有口飯吃也就是了。”

“糧食,府城再沒有,擠出一口來也還是可以的。但是如何讓百姓安定下來......”

“大人既然如此說了,那不如小神前去一看?”

“呵呵呵,呵呵呵...”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