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春節快到的時候,有一件重要的事擺上了張明的工作日程。
那就是給領導拜年。
在官場,拜年是一件大事。年拜的好,四季平安,升職有望。不拜或者拜得不到位,那就麻煩不斷,更談不上升官了。
對個人是這樣,對一個集體也是這樣。
對官場的人來說,拜年,正從一種風俗演變成一種潛規則。
張明必須考慮好兩個層次的拜年活動。
一個是代表單位拜年。這筆錢可以由單位的小金庫裡拿出來。上級各部門的領導,都要去應付應付。
一般的副職幹部那裡,不必要自己親自去,派副局長或辦公室主任去一下就可以了。禮物也是意思意思就成,表示的是一份尊重。一般情況下,他們也知道自己的份量,不會對你送禮的多少說三道四但是幾個主要領導那裡不能馬虎。人必須親自到,不親自去不為敬。禮必須要厚重,不厚重不為敬。
送禮不說,主要是要去表一下忠心。
縣委書記、縣長、地區教育局的局長和副局長,他都一一拜到。
這些拜年的費用自然都是公款報銷,所以大多數單位的領導都是乘這個機會向領導大獻殷勤。這是跑官要官的好時候,也是封官許願的好時候。
張明任教育局長只有半年,還沒有到屆滿挪位的時候,自然也不會向領導提什麼個人要求。
張明到是第一次到馬書記家。
馬書記家在縣委大院一號樓。說是一號樓,其實也並沒有編號。只是因為馬書記搬到了這個別墅式的小摟,這棟樓樓以人貴,就自動被大家稱為了“一號樓”。
一號樓外觀樸素,但內部裝修卻很精緻。既顯示出了主人的低調,又不失主人的身份。
張明準備的年禮是一個紅包,裡面是五千元錢。多了送不起,少了拿不出手。買東西太顯山露水,不如送錢最實惠。
張明去的時候,水利局的王局長剛出來,見張明來了,說:“等一會吧,裡面還有一個人。不好操作。我幸虧出手早,不然就尷尬了!”
王局長因為找張明辦過幾回事,所以說話毫不隱晦。他說的也是實情,送禮和談戀愛一樣,不宜有第三者。當著幾個下級的面,領導也不好意思收禮。
張明只好叫小李把車停在稍遠一點的地方,坐在車裡等。
等了一會,卻聽見裡面嚷嚷了起來。張明往窗外一看,發現馬書記正站在門口罵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