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忙了兩茬都吃不上一顆,那就太慘了。
沈清晨只是想在過年的時候,好好的嚐嚐一些好吃的。
順道過個好年而已~
十多天後。
村裡的人才安頓下來。
來白家幫忙幹活的人更多了。
最先蓋好的是李氏的主院和五郎的院子,一位是當家老人兒,一位是舉人老爺。
本來是想先蓋大郎的,畢竟是白家老大。
大郎卻是執意要先蓋五郎的:“五郎要成親才是我們家的大事兒,我這個當大哥的得懂事兒!”
二郎自然也隨著大哥一塊說。
三郎在府城,四郎在鎮子裡。
李氏也是有心先把五郎的蓋好,等年底一回來就能成親用。
這不,就先把五郎和李氏的院子給蓋出來了。
接下來就是大郎他們哥幾個的,人多,給錢痛快,管吃包肉的。
幹活利索,看這模樣不用年前也能蓋好。
“老叔,您多大年紀了還來幹活啊?”
“咋滴?我這把老骨頭硬著呢,能給舉人老爺家蓋房子,沾喜氣懂不?”
“當然懂了,要不我們天天來!”
“你小子大懶蛋一個,我說這些日子這麼能幹,終於有了腦子了啊!”
“那肯定得啊!”
“哈哈哈!就是啊!”
一夥子人說說笑笑,手裡的活計卻是絲毫不耽誤。
各家能買這麼些糧食,和白家有很大的關係。
在鎮子上四郎給聯絡了好多鋪子的掌櫃,給的都是市面最低價。
去縣城裡,四郎也帶著去了好幾家。
各家各戶的都認了四郎的人情,自然是還在白家這邊了。
因此他們各家的糧食都備足了,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