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蟲洞驚魂> 《第二卷》第四十三章:仗義越池逐竊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第四十三章:仗義越池逐竊寇 (1 / 2)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大雁塔位於長安城晉昌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公元652年,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天竺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在長安慈恩寺的西塔院的基礎上,建造了一座五層磚塔,唐高宗時加蓋至九層,武則天時又改為偶數十層,高60多米,底層邊長20多米。至於以後還進行過幾次大的修繕,那都是後話。

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是古印度佛寺的建築形式隨佛教傳入中國、融入華夏文化的典型例證,也是大唐匠人建築藝術的智慧結晶。

雲龘一眾跟隨李忠、賀知章、張旭一道,來到大雁塔,立即被它的宏偉、巍峨所吸引。於薇薇更是高興異常,自己口誦佛號不說,還要拽著華生默唸。

華生無奈只得裝模作樣地表現,但從他眼鏡後賊溜溜的眼神裡,一看便知他這是故意敷衍。

眾人從南門而入,看見洞壁兩側,立有玄奘法師的兩座石碑——《玄奘負笈像碑》和《玄奘譯經圖碑》。洞壁上所刻圖案,生動地反映了玄奘當年西天取經的傳說故事。塔座登道的東側地磚處,平臥著一通“玄奘取經跬步足跡石”,好像在對人訴說著西天取經的艱難歷程。

雲龘陪同賀知章、張旭、李忠在前面行走,循著環形木梯,拾接而上。

林紫不知是觸景引起聯想,還是靈感突發需要敘說,又害怕被前面幾人聽到,故意放慢腳步,落在華生、於薇薇、尚文、淩雲這四人堆裡,小聲嘀咕道:“你說《西遊記》裡的豬八戒,好吃懶做,貪財好色,對取經三心二意,還時常搬弄是非,陷害忠良,最後到達西天後,居然封賞高過一路勤勤懇懇,吃苦耐勞的沙和尚!佛祖是不是糊塗了?”

華生推推眼鏡,看看林紫回答道:“佛祖可不糊塗,那叫官場平衡。位高權重的凡人,都擅長這個,何況法力無邊的釋迦牟尼呢?”

華生看著前面不斷旋轉的樓梯,接著說道:“別看豬八戒毛病最多,實際上唐僧心裡最喜歡的是他。豬八戒最擅長曲意逢迎,溜須拍馬;不像孫悟空剛性直率,總沖唐僧的肺管子;也不像沙和尚只顧低頭拉車,從不抬頭看路。所以啊,如果不是孫猴子一路降妖除怪,功勞立得太大,恐怕豬八戒真會超過孫悟空呢!”

華生搖搖頭,笑了一笑,繼續說道:“可是孫悟空也不是呆瓜,事實還是教育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孫猴子。沒見到網上有篇文章說嗎?唐僧取經就是如來佛祖,為了封禪他的大弟子金蟬子成佛,又怕他人閑話,才故意上演的一出鍍金大戲。觀世音菩薩非常清楚佛祖的用意,精心設計,巧作安排,故設九九八十一難,顯得金蟬子歷盡千辛萬苦,生死劫難,以此來堵住西天各位神佛的悠悠之口。要不然,孫悟空大鬧天宮時,沒有誰是他的對手,怎麼到了地下,反倒誰也打不過?事情的根本是,不是打不過,而是打不了。他們在路上遇到的這些形形色色妖怪,幾乎都有各路神佛大咖的關系,打死誰都不行。孫猴子後來學乖了,遇到妖精,稍微比劃一下,就去搬救兵,反正導演是你們,主角、配角也是你們,我僅僅是個跑龍套的,你們愛咋演就咋演吧。”

華生這一套歪理邪說,立刻引得後面幾人鬨堂大笑。於薇薇趕緊噓言制止:“阿彌陀佛,佛祖面前,還敢胡謅八扯,不怕佛祖降罪嗎?”

華生見狀,伸了伸舌頭。好在前面的四人談興正酣,沒有聽見後面的調侃,否則,明朝的大才子吳承恩製造出的幾個取經人物,還不得把大唐的幾位老學究弄糊塗不可。不是他們學識不淵博,而是他們根本不知道這後來的神話。

眾人一邊向上,一邊觀看著塔璧上刻著的密密麻麻的梵文。據說這兩片長約40厘米、寬約7厘米的貝葉經,全世界能識該文字的學者不足10位,真是夠神秘的啊!不過,郭沫若要是活著的話,大概也能認識,甲骨文他都能參透,貝葉經自然不在話下。

雖然唐時的塔高是十層,但到了七層就已全被封閉,上面三層供奉的是玄奘法師從天竺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是佛門至寶。為安全起見,未經當朝皇帝允許,任何人不得踏足七層之上。

因此,大雁塔的七層也就算是最高處。壁上所刻玄奘法師的《大唐西域記》,生動地記載了他在前往印度途中的一路所見所聞。不過,這上面的記載,同《西遊記》的戲說,卻是大相徑庭。

眾人憑欄遠眺,京城四方景緻盡收眼底。遍佈山麓龍脈的帝王陵墓,氣宇軒昂的宮殿古剎,以及能工巧匠精心打造的園林名勝,無一不在展示著長安的顯貴和恢宏。

現代某旅遊網的廣告語這樣寫道:“要看中國的五百年,請到北京;要看中國五千年,請到西安”。西安亦即古時的長安,歷史悠久,曾是十三個朝代的首都,也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更與雅典、開羅、羅馬一起被譽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今天親歷大唐京城,真是感到非同凡響。

賀知章和張旭兩個老頑童,看到此情此景,頓時心潮澎湃,豪興大發,剛想拿起塔寺為文人騷客預備的毛筆,揮毫潑墨,一展詩才。

忽然,從上面傳來“砰的一聲”悶響,類似於箱蓋落下,砸在箱邊的聲音,並且還伴隨著一聲輕微的驚詫聲,只是箱蓋落下的聲音落地,才驟然沒了動靜,似乎是強制屏住了呼吸。

底下的眾人,全都感覺到上面有人存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