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蟲洞驚魂> 《第二卷》第三十二章:功成白骨築澶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第三十二章:功成白骨築澶淵 (2 / 2)

他將繩索拽上扔到懸崖這面,交給孟浩然,讓他拽著繩索爬上崖頂。他倆兒剛想拽著繩索下到出風口之時,忽然看見姜少府、宋捕頭率領衙內全部捕快疾如風火地趕來。

他倆兒剛想叫喊,又發現從遠處馳來一陣煙塵,而下面的古運河裡,也從瓜州的方向駛來一艘大船。

他倆兒害怕喊叫驚動兩方的來人,加之又在崖頂高處,一有舉動,極易被人發現。因此,他倆兒想要溜下來報告。可是未等他倆兒下來,精明幹練、探案有方的姜少府,居然在最短時間內找到了機關,啟開洞門,率隊入內。崖頂上的兩人只能暗自著急,望洞興嘆。

煙塵散落,急馳而來的竟是一隊騎兵。他們大約一百多人,全都黑衣長劍,風馳電掣般沖進普提庵,甩下兩人,在裡面看守庵門,其餘人毫不停留,馳往後院,來到崖壁前,下馬迅疾啟動機關,開啟洞門,魚貫而入。

正在二人詫異不已之時,那膄駛來的大船也已靠岸,從甲板上跳下幾個手執長刀的黑衣人,急急來到崖壁前,不知按了哪裡,迅速開啟崖壁上的一個洞門,然後,船上的眾多黑衣人陸續下船,急急入洞。大船絲毫沒有停留,旋即開走。

孟浩然和王捕頭大致數了一下,進洞的黑衣人大約有二百多人。二人頓感事情嚴重,恐要引發叛亂,必須調動軍隊及時鎮壓才行。

他二人偷偷溜下崖壁,乘守門的兩個哨兵不備,揮劍將其幹掉,然後,騎上哨兵的快馬,奔向揚州守備軍營。揚州守備使聽到二人報告,不敢怠慢,立即調動一千鐵甲軍,疾馳普提庵,進行剿殺。

這些吐蕃武士經過長時間的洗腦和刻苦的訓練,交戰時非常勇敢,面對兵力優於自己數倍的大唐鐵甲軍,仍然毫無懼色,決死抵抗。雖然他們的短兵與長兵對抗,優劣立現,幾乎是以卵擊石,但是他們仍然不屈不撓,不死不休。最後,他們的統帥多羅木、多羅新均死於亂兵之下。吐蕃武士盡管無主,卻仍然以死相拼,三百多武士竟無一人投降,除少數傷殘外,其餘全部戰死,真是狂熱至極的死士!如果不是林紫誤打誤撞,發現了他們的陰謀,一旦吐蕃大軍入侵,他們在後方配合起事,扼住運河咽喉要地,向北攪亂揚州,向南威脅洛陽,憑他們的兇惡和勇猛,真要弄得個天下大亂不成。

至於多羅新如何率部前來擊殺林紫,多羅木如何調集全部力量增援?是在俘虜一個吐蕃武士頭目之後,經過嚴刑審訊,才得以知曉全部真相。

紮布、紮木兩個大和尚被林紫暗算擊傷之後,逃入秘洞,倉促之間,卻把林紫三人也引入洞中。他們知道:不將林紫三人擊殺,機密必將外洩,於是,立即釋放信鴿,向多羅新報信。多羅新接報,斷定是恨得他牙根直癢的林紫三人,馬上帶上手下親兵趕來捕殺。隨後,姜少府聽罷宋捕頭的報告,基於“汀蘭苑”被毀的仇恨,也來緝拿林紫三人。姜少府捕快的傾巢出動,驚動了多羅木安插在揚州府衙的細作。細作馬上密報多羅木,多羅木大吃一驚,一方面調集身前一百劍士就地馳援;另一方面,飛鴿傳書位於瓜州的另一處秘堡,要他們集合全部武士,駕船火速趕往普提庵增援。

沒想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最終,人算不如天算,他們還是沒能逃脫覆滅的下場。

不過,唐玄宗李隆基政治手腕嫻熟,從大局出發,抓住這個把柄,並沒有馬上張揚,而是派員秘密與吐蕃接觸,最後與吐蕃達成共識,相互共諒,締結和平,把這件事輕描淡寫地揭了過去。因此,後世的歷史上才沒有留下這濃重的一筆。當然,官府的有功人員,可以從另外的途徑封賞,諸如姜少府和王捕頭,就是大享紅利之人。但是,還是白衣的孟浩然就沒有這個福份了,他只能怪自己時運不濟,命苦無緣了。

雲龘等人雖然為孟浩然的不公遭遇感到不平,但也知必須如此,否則,歷史將不能按照原來的軌跡發展,這也是無奈的事情。

大家酒足飯飽,離散當行終有別,該是上路的時候了。自襄陽到揚州,大家同食同宿,同生共死,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突然一別,實在是難以割捨。孟浩然滿腹惆悵,陪著眾人向渡口走去。

這時,眾人看見前面有一群人圍成一圈,正在看熱鬧。大家好奇心起,也湊過去觀看。

只見裡面一個黑瘦的山裡人,手牽著一個小猴,正在呼喝著逼小猴吃辣椒。小猴滿臉恐懼,躲閃不吃。耍猴人惱羞成怒,拿起皮鞭就抽。可憐的小猴,“嗞嗞”哀叫著,無處躲藏,只得拿起辣椒放進嘴裡。瞬時間,小猴滿臉通紅,張口嘶鳴,被辣得雙眼流淚,滿地打滾。小猴痛苦難捱的表情,立刻招致圍觀的人嬉笑一片,連聲叫好。

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喪心病狂,折磨、摧殘動物取樂,簡直毫無人性,令人發指!

雲龘快步上前,大喝一聲:“混蛋,這樣荼毒生靈,天理難容!”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