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麗堂皇的金光籠罩之下,陳平揮毫潑墨,一幅幅絕世名帖橫空出世,令眾人目不暇接。
“……東陵聖母,家本廣陵,仙於東土……”
與張旭並稱顛張醉素的懷素,一幅《聖母帖》是其晚年所作,融會貫通其一生之學,絢爛至極,復歸平淡,沉著頓挫,盡脫火氣,筆法圓融,應規入矩,乃是一幅不可多得的草書神作。
“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九月庚午三日……”
《祭侄文稿》是顏真卿聽聞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一門捨生取義之事,極度悲憤之時揮毫潑墨寫成。
此稿書法功力顯著,結體、線條、章法、墨法無一不精,又因其寫作時真情流露,情緒難平,所致錯誤甚多,時有塗抹。
正因為如此,此稿字形凝重內能澀而又神采飛動,筆勢圓潤奇姿橫生,被無數後人誇讚,列為僅次於《蘭亭序》的“天下第二行書”。
.
.
除了懷素的《聖母帖》和顏真卿的《祭侄文稿》之外,在不到一個時辰內,陳平還搬出了柳公權的代表作《神策軍碑》、《玄秘塔碑》,趙佶的瘦金體傑作《穠芳依翠萼詩帖》,蘇東坡的《黃州寒食詩》等等上百幅傳世名帖。
當然,書聖王羲之最經典、名氣最大、故事最多的《蘭亭序》也不會少掉,並且是作為收尾之作最後書寫。
整個書寫過程極快,許多長文碑作陳平根本不熟悉,便只摘抄出其中一二句,甚至寥寥數字。
但是因為有特效金手指的緣故,但凡他書寫出來的文字,全都是深得原文真意的極佳之作,說是從原文中復刻下來的也不為過。
不止是字型本身優秀,更加誇張可怖的是書成之時的特效。
天空烏雲翻滾不息,唯一一束金色陽光始終對準陳平身影,把他的身影映襯得好似神仙下凡,令所有目睹此異象的人無不心懷崇敬,不敢對他有半分指摘。
每一幅書帖完成,另有無數異象應和。
若有若無的檀香四下漫布,婉轉動聽仙樂在眾人耳邊齊鳴,又有無數白鹿、仙鶴之類的人間少見異獸祥瑞齊聚竹山亭周圍。
每一幅書帖完成,一眾異獸祥瑞就會在書聖聖像的帶領下,對陳平寫就的書帖拱手拜禮,其中尊崇恭敬之處,比眾儒生參拜文聖之時還要勝出三分。
等到《蘭亭序》最後一筆寫成,陳平擲筆痛飲的時候,一直籠罩在他頭頂的金光驟然放亮,片刻後風消雲散。
同一時間,異獸祥瑞在聖像的帶領下,對著陳平連拜三次,然後也各自散去,再無任何影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