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經綸與楊誠夜兩人會試之後,自我感覺都不錯,可謂是躊躇滿志,信心倍增。
關鶴天專門在摘星樓設宴,提前為兩人慶祝。安生與冷南弦也受邀參加。
席間兩人談論起應試文章,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並且自然少不得相互追捧。
安生不懂,但是聽著通篇錦繡,氣勢磅礴,自然覺得厲害。關鶴天更是捂著頭,愁眉苦臉,一直衝著安生擠眉弄眼。
只有冷南弦一直在淺酌香茗,洗耳恭聽。
關鶴天請教冷南弦:“冷神醫大才,以您之見,他們二位誰的勝算更多一些?”
冷南弦放下手中茶盞,只淡然挑眉:“不分伯仲,但是隻看主考官眼光了。”
孟經綸與楊誠夜停頓了談論,驚訝地問冷南弦:“冷神醫何出此言?”
冷南弦微微一笑:“我不懂詩書文章,聽你二位所言,班門弄斧分析兩句。楊兄弟的文筆犀利,對於時政見解獨到,一針見血。提出的策論與方案也獨樹一幟。但是有許多地方過於激進,難免造成一定的矛盾,不太適合現在長安的狀況,還需假以時日;
而孟兄弟因為對朝政略有涉獵,文章見解卻是針對長安如今的現狀,穩紮穩打,較為溫和務實一點。若是單論實施可能性,孟兄弟的治國策略略勝一籌。
你們二人乃是截然不同的做派與風格。所以,能否金榜題名,還要看這一任主考官們的眼光。”
孟經綸與楊誠夜面面相覷,訝然道:“沒想到冷神醫非但醫術高超,這學問竟然也是深藏不露。大考之後,我父親也曾私下點評過我們兩人的文章,與冷神醫所言大同小異,只是還不及冷神醫這般明辯。冷神醫若是從仕,想來也必然能夠平步青雲,一鳴驚人。”
冷南弦笑笑:“我這便如酒樓裡的食客一般,可以點評美食好壞,但是讓我烹飪,我卻是一竅不通。我少讀詩書,沒有你們的滿腹經綸,提筆忘字,不過是白丁罷了。”
冷南弦愈是謙遜,孟經綸與楊誠夜愈是敬重他。虛心向他請教文章不足之處,三人侃侃而談,甚是投機。
只將安生與關鶴天兩個老粗晾在一旁,大眼瞪小眼。
關鶴天不屑地撇撇嘴:“來,安生,哥哥教你划拳!”
張榜之日,冷南弦特意差遣了千舟前往候榜。
半晌,千舟回來,帶來的訊息卻令安生有些喜憂參半。
張榜的貢士名單裡,楊誠夜高居榜首,孟經綸卻是名落孫山。
那日裡,冷南弦酒後送安生回府,私下裡說起,還說孟經綸高中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不因為別的,就因為楊誠夜的文章裡提及的治國方略,是站在了長安百姓的角度上,因此多少會損害朝堂之上貴族官員的利益。而那些迂腐的主考官員大都容不得這種言論。所以,孟經綸識時務,文章略勝一籌。
可是沒想到,結果大相徑庭。
藥廬裡幾人感慨了半晌,安生有些擔心安然心思重,再想不開。所以早走了一會兒,前去勸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