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下。
陳婉約,南枝,小荷,韓序,四人皆是愣了愣,若有所思。
韓序扭頭看向南枝,二人頗有默契地對視一眼,韓序心中暗歎,自己這會兒怎麼覺得這場景有些似曾相識呢?
南枝則是俏臉一紅,隨之釋然,一來公子不是那張生,二來這般做也是為了小姐著想,不算愧對小姐。
陳婉約與小荷則是另作她想了,但陳婉約兒時之事小荷是不知曉的,否則也不會絲毫不理解自家小姐一片痴情了。
韓序回過頭,還在瞧著臺上愣愣出神,便又聽唸白道“詞曰‘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來”字話音剛落,正在愣神的韓序便瞧見臺上“崔鶯鶯”朝著她投來似笑非笑的目光,韓序暗道不好,雖然極想裝作未曾看到的樣子,但眼神卻已經和“崔鶯鶯”撞了個正著。
臺上。
“崔鶯鶯”經受不住“張生”的誘惑,獻出了一片痴情。
最終“張生”赴京,考取功名,二人的這段感情也在“張生”一句“周之幽,據百萬之國,其勢甚厚。然而一女子敗之,予之德不足以勝妖孽,是用忍情。”中漸漸走到了盡頭。
唸白賦一絕雲
“清潤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銷初。
風流才子多春思,腸斷蕭娘一紙書。”
臺下。
戲至此,眾人已再難分清“崔鶯鶯”與溫泉靈,這國朝第一才女將“崔鶯鶯”的才情與苦楚演繹的淋漓盡致。
公子小姐們無不為“崔鶯鶯”深感同情,而對“張生”的始亂終棄謾罵不已。
其中感觸最深的,便是南枝了。
在她與韓序一起親眼所見那教書先生的惡行之後,心中便為自家小姐感到深深不值,如今瞧到此處戲中書生的所作所為,便更是將那教書先生代入其中,對其行為深痛惡絕了。
最後,崔鶯鶯一首
“棄我今何道,
當時且自親。
還將舊時意,
憐取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