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聽陳隨心這麼一說,才想起他是病人,而他還穿著一身溼衣服,雖然是夏天,早晨也不冷,但穿著溼衣裳絕不舒服。
楊揚是很心疼兒子的,又埋怨又心疼地說:“都這麼大個人了,都學不會關心自己。”又對陳臥東說道:“老陳,你給郭院長說下吧,我們先回家。”
陳臥東對楊揚的話自然沒意見,點頭同意道:“好,你們先走,我到區裡看看,今天中午我來做腳魚吃,大華吃了中午飯再回家。”
與陳臥東分別,一行人隨楊揚就往家走。家裡的房子建在街尾的後側山坡下,房子距公路有二十來米的距離,路基和宅基的土地是由所在生產隊社員們捐贈的,寫了書面的東西,所有社員簽名戳手印,沒有後患。從區醫院回家要經過街道,現在街上人已經多起來,賣菜的農民已開始擺攤,萊農裝滿菜的筐子前有不少街道居民在挑菜買菜了。
一路前行,楊揚少不了和熟悉的居民和行人打招呼,青心拉著哥哥隨心的胳膊、眼睛看著他手中抓著的甲魚、嘴裡問著問題:“哥哥,你以後就從河裡捉它們來賣嗎?你是不是也擺攤啊?”
隨心是倍感親切地看著眼中所見,街道兩側基本上是居民的木屋,用磚砌的二三層樓房是區供銷社和商業局食品站的,也可說磚房都是各個單位的。這曾是遙遠的記憶現在卻重現在眼前。他口中回答妹妹道:“當然是捉它們,還有魚,各種各樣的魚,還有蝦子,大螃蟹,不只是要擺攤,還要送貨上門。”
青心聽哥哥說出這麼大的計劃,不由擔心道:“那你不耽誤學習啊?明年、對,明年的今天你就要參加高考了,今天是萍萍姐姐在高考。你可得考上大學啊。”說罷,一雙明眸定定看著隨心,透著濃濃的關切。
隨心對妹妹的關心自然體會得深切,這時候不說考上大學,就是考上箇中專也榮耀。想考上頗不容易,每年招生名額少,僧多粥少,競爭特激烈,可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來比喻高考,考上了就相當於鯉魚跳龍門化身成龍。學生們以分數定勝負,定前途,考上了大中專院校是一件很光宗耀祖的事,家中會請客設宴慶祝一番。但後來把教育當企業經營,大學擴招後,教育質量下降,弊病層出不窮,大學生工作待遇就與文盲幹的體力活差不多,不值錢了。隨心微笑看著一臉關切的妹妹,認真說道:“你放心好了,哥哥我考上本科是百分之百的事情。你也要上高中了,我們比賽,看誰在年級的排名高!”
青心聽哥哥說要同自己比學習成績,情不自禁地驕傲的一揚小腦袋,盯著隨心笑道:“哥哥,你肯定輸呢!你可從沒進過年級前十名。”
隨心看妹妹傲嬌的樣子,打趣道:“到時輸了可不要哭鼻子,你哥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青心頭一搖,自信地道:“我才不會輸呢!我是一步一個腳印,基礎牢固。”
楊揚在旁聽著一對兒女的對話,內心很高興,女兒成績一直很好,但兒子成績只能說上等,不是名列前茅,在年級排在十幾名。根據塘灣區中前幾年的高考情況看,只有名次排在年級前六、七名以上者,考上本科院校才十拿九穩,這也是塘灣區中學的師資力量較強,其它區中學每年能錄取兩三個大專以上的考生就很不錯了。如今兒子對學習有信心,這是大好事,自己兩口子最關心不過的就是兒子能否考上大學,這關係到他的前途。
表哥楊大華在旁說道:“考上中專都不錯了,去年我們隊上劉建民考上了省銀行學校,他家都請了客的。劉建民以後就吃國家糧了。”確實,對現在的農村人口來說,要跳出農門,出路太少,考上學校是最好的一種出路,另外就是當兵提幹或嫁到城裡去,國家是很少在農村招工的,除非當地有大的建設專案。
隨心聽了大表哥楊大華的話,對他笑道:“大華哥,我明年肯定請你喝喜酒!”停一停,問楊大華道:“大華哥,現在已經搞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分田到戶,你們‘雙搶’準備怎麼搞?”隨心想起江南省是82年統一分田到戶的,就問道,以前兩世裡,隨心都沒具體注意過這回事。
楊大華心情有些複雜地說道:“田土和山林都已經分了,稻穀自己收割,自己交公糧,各管各的。還有個十來天就要開始‘雙搶’。”
隨心又好奇地問道:“那耕牛與犁具怎麼使用安排?現在不可能家家自己有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