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老大爺這句話,李杏芝瞄著隨心,笑道:“陳隨心長得跟他妹妹很像,他妹妹可是個很漂亮的姑娘。”她丈夫張學兵是塘灣公社的幹部。
老大爺也笑道:“常聽人講,塘灣有不少秀氣的小姑娘,能選出幾個秀女。”眾人聽了都笑了起來。
莫有生笑道:“陳書記和楊老師的後代,肯定是不錯的。”他是區裡的財務幹部,兒子莫放明與陳隨心同學,自然知道區高官一家人的情況。
這時的隨心只能讓別人鑑賞評品。別人對自己知根知底,自己是小字輩,讓你沒脾氣,還得恭敬謙虛地聽著,現在唯一能做的是趕緊穿上衣服。隨心趕忙把衣服穿好穿上鞋,將肥皂裝到襯衣胸前口袋裡,反正身上衣服在換下後還得清洗,手要空出來拿甲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陳隨心正要把甲魚象在水中一樣扣上拿走,只聽李杏芝問道:“陳隨心,你這腳魚賣不賣?我想買一隻。”
陳隨心聽到李杏芝這一問,心裡一下犯了難,想賣又不想賣。自己重生歸來,知道這個時候物質很匱乏,同時大家工資水平也低,一個青工每月工資才34.5元,早參加幾年工作的也不過每月四十來元,陳隨心母親工資每月也只有54元,而參加工作時間已有了19年,父親也不過87元的每月工資,還算高工資了,一家每月有一百多元的收入,這很讓如今的人羨慕。不過平均物價也低,現今的一元錢購買力相當於後世的無數番,總之物質不豐富。
這時候賺錢的渠道十分稀少,雖然79年解禁了農村工商業,但當個體戶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考慮的出路,還可能被當作“投機倒把”分子捱整,人們一般還是希望有個單位有個體面的工作,要不然當初怎麼當“萬元戶”的人大都是勞改釋放犯和失業人員呢!
隨心想,李杏芝要買甲魚,這倒是讓自己找到了掙錢的渠道,自己已能在水中呆較長時間,以後繼續修煉紅砂手,壯大丹田內氣團,是有把握再捉到甲魚和魚類的,但為了慶祝一下自己的奇遇和孝敬一下父母,就不想賣掉一隻,於是隨心猶豫地問道:“李阿姨,你要的急嗎?”
李杏芝一聽陳隨心的問話,心中一喜,忙道:“是啊,我早就想買腳魚了,一直沒碰到。我家老張身體有些弱,醫生說要燉幾隻腳魚吃,我真想買幾隻。”
旁邊薛桂娥笑對李杏芝說道:“李杏芝,看不出你家張學兵身體不行啊,這腳魚比魚可貴多了,你還真捨得花錢啊。”
陳隨心可不知道現在這魚和甲魚的時價,見機忙問道:“薛阿姨,這魚和腳魚賣多少錢一斤啊?”
薛桂娥看一眼李杏芝,回答隨心道:“魚比豬肉便宜,豬肉九角六分一斤,草魚、鰱魚是六角一斤,鯉魚六角五分一斤,腳魚我見別人賣的是二元二角一斤。我說啊,人家杏芝對她家那位好著呢!”
聽薛桂娥這麼一說,一般人家還真吃不起,六斤重就要花13.20元,李杏芝聽了臉上也是一猶豫,但隨即便說:“這不沒辦法嘛,有病就得治啊,不然小病就變成大病了。陳隨心,你按六斤給我只小的,行不行?”
聽李杏芝這麼一說,隨心只能心裡苦笑了,到這份上,不賣就不近人情了,於是對李杏芝微笑道:“行啊,你李阿姨要買,能不行嗎?你拿那隻大的吧!”
大家見陳隨心這麼大方隨意,不由都對他大生好感,這年代,一兩塊錢就是一家一天的基本生活費了,那隻大甲魚明顯不止六斤重,李杏芝可佔了便宜。李杏芝見陳隨心同意賣了,忙掏錢出來數給陳隨心。隨心隨手接過李杏芝遞來的紙幣,是一張拾元,一張貳元,一張一元,一張貳角,共四張,揣到褲兜裡,指著那隻大了一圈的甲魚對李杏芝說:“李阿姨,你把它放上面一些,靠水近了容易跑。”
等李杏芝將甲魚搬到遠處後,隨心也彎腰抓起甲魚,和眾人告別,這時天已經大亮,是早晨了。
喜歡重生之一路隨心請大家收藏:()重生之一路隨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