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記來了興趣,問道:“小陳,你們那裡的大米賣多少錢一斤?”
魯主任知道張書記的家庭情況,笑道:“你家的糧票是應當不夠吃!”
隨心一聽,就知道張書記家的半大小子多。
現在初中男生一個月的糧票是三十二斤,高中男生一個月的糧票是三十四斤,半大小子正長身體,加上現在炒菜的油水不夠和吃肉少,肚子裡沒剩油水,這些平價提供的大米就根本不夠吃,必須買議價糧或街邊集貿市場上的大米吃。
隨心估算下笑道:“要賣二角三五分一斤,在農村,稻穀也不是很便宜,最貴時,賣到十七、八塊錢一百斤。”
大家心算一下,按七成的出米率算,都已兩角多一斤。
湯主任說道:“西苑路、前麓路、和平路上賣的新米就是二角五一斤。”
隨心沒想到自己說的大米價格和江中的市場價格對上了,看來大家都是心有靈犀,不做虧本生意。
“現在,街上市場上的東西也不多,尤其是鮮魚,實在太少了,魚販子是隨意漲價,物價局也不怎麼管了。”魯主任感嘆道。
“現在允許個體工商戶經營,擺攤也正常,我說,少了這些擺攤的,恐怕菜都不夠大家吃。”湯主任說道,他是肯定了農民擺攤設點的重要『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隨心一直認為,一個城市,如果街上沒商販存在,簡直就不象一個城市,充其量,不過是一個冷冷清清、就馬路寬房子多、人口集中居住的地方而已。
後世的城管,太可惡了,留個空『蕩』『蕩』的街面有什麼好?這是反傳統的行為!隨心倒是不知道,後來上面傳令了,城管不許再『亂』收商販的東西。
大家都看過了“介紹信”,“介紹信”回到隨心手中。
現在,這幾個書記主任是知道了隨心家在明縣塘灣區。
隨心看這幾位書記主任,他們應當是江中市的本地市民出身,從他們的話中就知道他們不大瞭解農村情況。
隨心聽了魯主任湯主任的話,心想正好再向他們這些消費者打聽下市場情況,就笑問:“書記,主任,在街上賣活魚鮮魚,生意會不會好?”
湯主任笑道:“當然好!現在是想吃鮮魚買不到,用票到肉食品店買魚也只有鹹魚和冰凍的海魚,街上偶爾來了個龍江上的魚販子,大家就象過節一樣爭著買,可惜,一年難來一次。怎麼?小陳,你能弄到活魚?”
隨心點頭道:“我有兩個堂兄,他倆很有點捕魚的本事,他們想到江中來捕魚賣魚,龍江可以捕魚吧?”
“沒聽說不準私人捕魚。我們在江邊看過,龍江中捕魚的小船是有不少,但他們收穫都不大,江裡經過的機帆船多,船隊也多,捕魚的船要注意躲開這些船。”任書記接話道。
隨心明白了龍江漁業的狀況:魚可以捕,但難捕。
隨心知道,龍江中的水產肯定豐富,就象家門口的明江一樣,只是一般人只能臨“江”羨魚,卻無法捕撈上來。
自己容易啊!隨心臉上『露』出微笑。
喜歡重生之一路隨心請大家收藏:()重生之一路隨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