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糧票沒有?”楊揚問。
隨心一楞,還真沒想過糧票這東西,迴歸後還沒用過糧票,在飯店吃飯沒交糧票,直接算的錢,但大城市裡名堂多,身上沒帶糧票,說不定真吃不上飯呢。
隨心清楚,糧票是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中,國家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
那時候,必須憑糧票才能購買糧食。
我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其實,憑票供應不是我國最早採用的,蘇聯在十月革命後,當時國內不穩定,內戰不斷,商品缺乏,就採取商品有計劃的分配,發放各種商品票證,蘇聯最早的票證是1916年的鞋票。黴國也在二戰時期商品緊張時,發放了各種商品票證,其種類也不少,這其中就含有糧票『性』質的票證。現在還有一些國家仍然採用憑票供應方式,如北棒子、南猴子等一些歷史上的原來的屬國。
糧票於1955年開始使用,到1993年被取消,實際上,從85年後,糧票就沒什麼用了,85年,國家取消了長達30多年的農產品統購派購制度,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豐富了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籃子”。城市居民的飲食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一日三餐,副食增多,主食減少,因此,這時家家戶戶的糧票基本上都有所盈餘,糧票這時反而成了大多數飯店加價謀利的依據,沒糧票,一兩加兩分錢。
隨心搖頭,不好意思道:“幸虧媽媽幫我們想到了,不然的話,為了讓姐吃上飯,我只得臨時當下‘鉗工’了。”說完,比劃下掏包動作。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隨心嘴裡的臨時“鉗工”,就是伸兩根手指頭去掏別人錢包的小偷。
為讓藍萍吃上飯,隨心竟想著去當小偷,偷別人錢荷包裡的糧票,隨心的話逗得女孩們“咯咯”嬌笑,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但這份自甘墮落的心意可了不得,這個玩笑,倒減輕了姑娘們不少的離別之情。
對於隨心和藍萍去省城,眾女嘴上不說,心裡則是很不想和隨心分開的,這假期裡,自從和隨心在一起後,女孩們就沒和隨心離開過一天,隨心在忙活時,她們也是離得不遠的,這下,要到明天下午後才能見到隨心了。女孩就這樣,有了戀人,愛人就是心裡的第一位。
楊揚笑道:“好了,別出洋相了,好人不做,想當小偷。給你。”楊揚在說話時,已從一個繡花荷包裡拿出了五斤江南省糧票和五斤全國糧票。
隨心接過,說道:“事急從權,劫富濟貧。”
楊揚教訓道:“事急從權也不行,俠客的‘劫富濟貧’行為,實際上就是不遵紀守法,只是那時是封建社會,剝削階級壓迫窮人,才受到人民的擁戴。”
隨心躬身受教道:“是是,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這典故女孩們知道,常聽老輩子說,又都放鬆地嬌笑起來,只覺和隨心在一起,就心情愉悅、滿是快樂。
是啊,沒電視網路的時代,搞笑的言辭動作還沒傳播途徑,隨心的稍許幽默,也是別具一格的。
喜歡重生之一路隨心請大家收藏:()重生之一路隨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