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之一路隨心> 第三百八十章 改革開放的春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八十章 改革開放的春風 (1 / 2)

飯店的薛世人他們,已經習慣這一大幫美女來吃早餐,有藍萍這“仙女”在場,收錢也改了先後順序,先把早點上桌,然後再給錢,方便了增減早點。

豆腐腦和油條、油果子最受歡迎。

今天隨心喝著豆腐腦,突然想起上世的“無錫湯包”好吃,當年在金陵市實習時,早上和同學在玄武公園旁邊的國營小吃店吃早餐,要了籠“無錫湯包”,因為不知湯包裡湯汁多,輕輕挾起一個,一口咬下,湯包裡的湯汁被擠壓出來,成線狀,湯汁從下巴濺到衣襟下襬,弄髒了衣服不說,還可惜了即將到口的美食,把大學老同學和服務員看得直笑。

隨心想,飯店即使不做,自己在這弄些“老面”回家發麵粉,在家裡蒸肉包子吃也不錯,餡的品種多,可做豬肉餡的,兔肉餡的,蝦肉餡的,還可做蟹黃包。對了,還有餃子,姑娘們圍一圈包餃子,應當更熱鬧,會相處得更加和諧。不錯,“雙搶”一完,就讓她們嘗多種口味。

“薛叔,你們店裡考慮過做肉包子和餃子沒有?還有米粉和東北餛飩?”當然有現成的吃為好,就象豆腐腦,所以隨心問一下。

薛世人和旁邊的幾個飯店員工聽得一楞,他們還沒想這麼多,不過他們是自負盈虧,扣除上繳給街道的費用,屬於多勞多得,這是他們有興趣增加品種的原因,如增加豆腐腦。

薛世人他們也開始感受到改革開放的春風,也體驗到了,現在,到飯店來吃東西的外地人比以前多了,尤其是大湖地區的人多了起來,這些人是來買木材,買回去蓋房,跟來的人談話,才知道大湖的人把大湖的水產賣到了江中和楚天市,效益好了,分的錢就多起來,有人家就想建房,這些人來塘灣買了木材,運回去,轉手就能賺錢。

這個轉手買賣,就是“投機倒把”,以前絕對不允許,現在就允許了,當然,手續是要辦的,要到區林業站辦通行證,不然,過不了“木材檢查站”。

還有,薛世人他們注意到,街上來吃東西的人也比以前多了,原因是,供銷社這些企業單位多發了福利費,增加了名目,職工就每月多了幾塊錢,自己這飯店,不也每人每個月多了幾塊錢。

這些都是改革開放後出現的新氣象,常聽人說,『政府』部門的人也要漲工資了。

隨心這一問,姑娘們也注意起來,“肉包子”?一聽就知道好吃,有肉的包子,另外三樣聽起來肯定也不錯。

這一九八二年的鄉下街道,街上小飯店的食品太單調,包子、油條和糯米糰用油炸出的油果子都屬於嚐鮮食品,一碗麵條里加些醬油、小蔥,也能讓趕街的社員吃個新鮮,這時沒流動人口,也就沒各地的小吃流通,塘灣常見的調料就是味精、醬油,買的人稀少,一般人家捨不得花這個錢買來用做炒菜,炒菜有鹽有油夠意思了,除非是為辦席、辦喜事,才用這幾樣調料,讓菜顯得上檔次些。

薛世人和店裡幾人交換下眼神,問道:“你知道怎麼做?”

“知道。如果有米粉,再加上面條,可能來吃的人更多,畢竟米粉合我們塘灣人味口些,我們習慣吃大米,不是小麥磨成的麵粉。米粉在明縣有吃的,明州更多。”隨心喜歡寬寬扁扁的江南米粉,當然,滇地的過橋米線和西蜀的羊肉米線也是喜歡的。關鍵是米粉跟麵條一樣,要專門加工,縣城才有,但可以委託人從縣城託運過來,米粉放一天壞不了。

“塘灣只有麵條,沒米粉買。小陳,請你教我們包餃子和餛飩,行不行?”薛世人直接拍板了,他也是店裡的直接負責人。

“行。搞完‘雙搶’就來。”隨心滿口答應,這是對自己有利的事,豐富了早餐品種,自家人吃早餐,就多了選擇。

楊揚和姑娘們聽著對話,聽隨心滿口答應下來,都清楚他心思,就同建議做豆腐腦一樣,為的是自己想吃,都不由得『露』出會心的笑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