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心回到房間看下手錶,才上午兩點十分,知道今晚能睡一會了,捕魚花不了多少時間,只要留下取蝦籠的時間就行,一定得在五點鐘天亮前將蝦籠從水下取出來,不留一絲被人發現的可能『性』。
隨心抓緊捕魚。
順利地將一大一小兩隊青魚草魚捕獲,大的青魚是六七斤重一條,有三十一條小的草魚是三斤左右一條,有八十九條。捉小些的魚是適應市場需求,買三斤左右重的魚的人多。又捉了六十三條大黃辣丁魚,街上居民喜歡吃黃辣丁的也不少,黃辣丁就一根直骨,沒魚刺,家中有小孩子的喜買這種魚吃。
時間己到兩點五十九分,於是隨心調好鬧鐘,將時定在四點半鐘,隨心這是雙保險,給大腦下達指令的同時,也將鐘錶用起來,畢竟沒這樣做過,當做實驗。
隨心摒棄雜念,不久就進入深度睡眠。隨心不知道的事在井然有序進行:他這一停下思維,大腦內思維波的光電效應減弱後,神經元細胞纏繞上了不少靈氣,滲入進了其內部,看不見的能量在神經元細胞裡發散融合,如果有超級電子顯微鏡一直在觀察隨心的大腦神經元細胞的話,當會發現神經元細胞亮了那麼一點點。
隨心在鬧鐘響鈴的前一秒無預兆地醒了,好象沒睡過一樣。伸手摁關鬧鈴,看向秒針,自己醒來的時間應該比鬧鐘提前了一秒,很好!自己的大腦是真正與眾不同!和裝有程式的電腦晶片一樣。
感到大腦清涼,思維有種更清明的感覺,隨心想,這一個半小時的睡眠可能很值得,隨心不知道的是,自己這一停止思維,大腦的神經元細胞在被靈氣改造。隨心推測,人類基因沉澱下來的遺傳不是隨意選擇的,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是久受了考驗的觀點,人類的遺傳基因決定了大腦的生物鐘存在,那麼自己順應身體的本能應當有好處,現在的自己應當爭取每天睡一會。
隨心這一思考給自己帶來了好處,讓他的精神力更強大。精神力是由大腦產生的,隨心休息時靈氣在滋養神經元細胞、在同化神經元細胞,這樣大腦發達了,就能產生更多更純淨的精神力,精神力自然也有強弱和品質之分,隨心穿越過來的靈魂及精神力就無與倫比。
想問題不耽擱隨心辦事。
隨心又換上溼褲衩,做天亮前的最後一件事,取蝦籠。
收穫照樣不少。螃蟹有五十二隻,河蝦有二百三十九隻,甲魚有九隻,二斤多重的鯰魚有十六條,一兩斤重的青魚二十三條,還多了不少小魚小蝦。這些小魚小蝦就丟池子裡當飼料。
蝦籠裡進的水生物品種較多,估計餌料的氣味有它們的共『性』,能刺激它們的感官。
今天的黎明隨心很悠閒,時間充足。盤算一下,用鹽醃了一天一夜的魚塊應當可以取出,掛在走廊上晾乾了,等“雙搶”完再煙燻下做成燻魚也行。不熏製,就是風乾魚。
想到就做。隨心拿上柴刀跳上後壁,去荒山裡砍些水竹來做拴魚塊的掛繩,水竹竹材韌『性』好,耐擰和纏繞。
這些事隨心做得很快,半個小時不到,隨心就把醃魚塊全拴在了綁在走廊挑樑上的鐵絲上。當初蓋房,做預製挑梁時,就事先預埋好了直徑12的鋼筋勾,為的就是系曬東西的鐵絲,這不用上了。
看著拴在鐵絲上的魚塊,隨心暗道,等會要告訴大家注意,不要站在魚塊下,以免滴上幾滴醃魚汁到身上,很腥的!這醃魚缸也得馬上清洗,腥味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