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心抬頭看看天空,一片湛藍,正是太陽發威的時候,也就自己這幫年輕人不管這些。隨心看見媽媽和聶群媽媽薛桂娥,還有乾媽熊麗君,莫燦、莫久學的媽媽秦蘭英都在二樓走廊上,眾女擁著她們,正等待比賽開始。
聶群甩給隨心一個球,隨心順手接住,兩膝微屈,兩腳前後自然開立地來回運了幾下球,然後眼光鎖定籃筐,在三秒區外用標準的單手投籃姿勢讓籃球從手指上飛出,籃球劃過一道漂亮的弧線,只聽“嚓”地一聲,籃球從球網中落下,一個空心球。
為了比賽,聶群爸爸聶科名把平常捨不得用的籃圈網都掛上了,算是支援。不掛網的進球看著很彆扭,不直觀。
這個進球讓來看比賽的的學生等觀眾精神一振,看籃球比賽,就是看雙方在激烈的攻防互換中比誰進的球多。
六人輪流一個換一個地在籃筐下喂球,個人看球拋來的位置角度,或三步上籃,或原地起跳投籃,或運球到籃板下擦板進球,十有八九球都進了籃圈。
輪到莫久學給隨心喂球,他知道隨心會些花樣,就把籃球使勁往地上一砸,球反彈而起,衝向籃板前方。
隨心一眼瞥清籃球飛行軌跡,跑上前,飛身而起,單手攔住籃球,略一滯空,手腕一翻,就將球壓進籃圈,“灌籃”。
灌籃是籃球裡的花式打法,是一種最刺激,最能使觀眾情緒高昂的打法,尤其當籃球進籃框的時候,那股猛力往往令人擔心籃框是不是會被打壞掉。
灌籃與扣籃沒有區別。扣籃,又稱為灌籃、入樽,是籃球比賽的一種得分手段,籃球運動技術名詞。
隨心這過程一氣呵成,觀眾看得最清楚的是隨心的起跳高度和投籃動作,隨心也有意展示清楚,要讓媽媽妹妹和藍萍玉華她們看個賞心悅目,場外頓時響起叫好聲和鼓掌聲,以前從沒看到過呢!
隨心沒敢拉籃圈,這可不是nba球場上的球架,那是高科技材料做的,這裡的球架可能一拉就會散架,籃圈會脫落。
這裡薛曉琳最激動,她是最喜歡觀看男生打球的,隨心這一手她從沒見過,太好看了!
莫久學不相信地叫道:“隨心,你啥時候練的?”
聶群幾個也一樣,不過,都增添了贏球信心。
對面半場裡,姚小明也看到了隨心的這個投籃過程,他讀大學,看過了外國職業籃球隊的比賽錄影帶和教學錄影帶,剛才這個“灌籃”,頗有那麼些味道了,能跳起那麼高,就向身邊隊友李新明打聽隨心的情況。
作為區中學生和塘灣街上的人,這位姚小明的臨時隊友自然把隨心的情況大致說了個清楚。姚小明注意了隨心兩點:一是隨心球打得最好,二是他爸是區裡一把手。同時也知道了對面幾人中還有個副區長的兒子,還有要當裁判的本校聶校長的兒子和文教辦主任的兒子。
誰的兒子不用管,與自己不相干。
這時候,大學生被視為天之嬌子,會前途無量,正牛氣著,一般小官真不放眼裡,但稍有社會經驗的成年人也不會去惹地頭蛇,現在城裡正『亂』著,江中市的大學生上街被打被搶也是有些的,又無形中壓下了大學生們的一些傲氣,貴人不立危牆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