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童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江州城,林氏典當鋪的朝奉仔細端詳這張麻紙上的小令。
他雖然沒讀過幾年書,連道試都沒過,但還是能品味出這首小令的優美處。
讀起來朗朗上口,唇齒留香。
可惜麻紙的吃墨力差,紙上的文字不能體現出這首詩的優美。
但是一筆一劃端正古樸,足見寫小令的人,書法有一定的造詣。
看著眼前衣著普通、面容有些蒼白的瘦削少年。
林朝奉詢問:
“敢問小郎君這首小令是何人所寫?”
“我家先生犯了酒癮,於是寫了這首小令,想用來換一壺酒錢。”
林朝奉有些驚訝,“典當這個,只為了換一壺酒?”
少年點頭。
他似乎不善言辭,有些木訥。
林朝奉沉吟道:“那我做主,兩百文收下這首小令,可以嗎?”
典當鋪自然不是什麼東西都能典當,不過這首小令,他想著小姐應該喜歡。江州人善歌舞,有飲水處,都有人唱詞。
這首小令朗朗上口,如果是舊詞,他早已聽過。
如此看來,自然是新詞了。
花兩百文收一首小令,討得小姐歡心,對他這個朝奉多少是有些幫助的。
少年遲疑道:“可是這一張麻紙都值三十文了。”
三十文是城裡人家差不多兩日的口糧。
雖然紙張製作不易。
不過麻紙肯定比不上更加精良的左伯紙。三十文是左伯紙的價錢。而且這張麻紙尺寸很小,顯然被裁剪過好幾次。
一首小令寫下來,差不多佔據了一半有餘的篇幅。所以這張紙實際價值,遠遠不足三十文。
不過買賣,討價還價是正常的事,林朝奉知道少年是找個藉口抬價,他斟酌道:
“那我再添二十文如何?”
“行。”少年沒有再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