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6年正月十一諸事皆宜,李世民選擇在這一天登基,要比歷史中所記載的提前了將近五個月。
他之所以如此著急,一來自然是為了穩定人心,二來便是為了鞏固政權了,只有真正的當上了皇帝,很多事情做起來才能更加得心應手!
李世民是一個有著雄心壯志的帝王,他的登基大典雖然簡樸卻也充滿了威嚴。
整個登基大典的流程很簡單,先是宣佈太上皇的禪位詔書,由李淵親自將傳國玉璽交給李世民,然後宮中樂手奏樂,劉六耳攙扶李世民登上皇位接受百官朝賀,李世民則宣佈尊李淵為太上皇,同時大赦天下,最後則是祭告宗廟,社稷和萬民。
這些流程雖然說起來簡單,但是把這些都做完也足足耗費了半日時光。李思源作為一個新興貴族,大典中的很多流程規矩他自然不懂,程處亮,秦懷玉等一干狐朋狗友也是知之甚少,不過宮廷中人辦事向來可靠,早已派人引導他們,磕磕絆絆的走完了整個流程。
忙活了大半天的人們,早就想休息一下了,等內侍宣佈完大典結束,程處亮便第一個蹦出來,拉著李思源招呼著秦懷玉等人,要去青樓喝花酒。
雖然反感去青樓這樣的煙花之地,不過李思源也知道程處亮這都是好意,他是想讓自己和這些官二代富二代們處好關係,以後辦起事來也簡單許多,所以並沒有反對。
一眾紈絝子弟,搖頭晃腦的就朝著宮外走去,剛剛走到門口就被六耳攔了下來:“幾位公子這是要去哪?陛下的登基大典雖然結束了,但是一會還要在太極宮進行封賞呢,幾位公子還是不要亂走的好,以免耽誤了正事!”說完之後,六兒飄然離去。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搖了搖頭,又愁眉苦臉的朝著太極殿走去。
太極殿中,李世民端坐龍椅之上,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的注視著下方,臉上不知是因為激動,還是因為天冷呈現一片潮紅之色,更為他增添了幾分威嚴。
“朕初登大寶,今後還望眾位愛卿恪盡職守,盡職盡責!”李世民的話清晰而嘹亮,擲地而有聲迴響在整個大地:“今日是朕的登基大典,自該是普天同慶,朕已經宣佈大赦天下,但是對於我大唐的功臣卻尚未封賞,六耳,你現在就宣佈封賞詔書吧!”
六耳跨前一步:“宣陛下旨意!”讀到這兒他掃視了一下殿下之人,見大家都以跪伏在地,這才又接著開口讀道:“朕上承天恩,得登大寶,現改元貞觀並同時封賞有功之臣!長孫無忌,德才兼備,封左武侯大將軍,賞良田千畝;程咬金,屢建奇功,改宿國公為盧國公,賞兩天五百畝;房玄齡,杜如晦,才思敏捷,處事公允封尚書省,左,右僕射..............”
一次封賞,竟然花了足足半個時辰,對於這一點,李思源倒也不奇怪,上至皇帝,下至普通官僚,誰不願意用一些和自己一條心的人呢!
就在李思源聽的快要睡著了的時候,六耳那邊終於唸到了自己的名字:“涇陽縣李思源,縷獻奇寶,這次更是為我大唐獻上了曲轅犁,特加封為開國縣候,賞良田千畝!欽此!”
對於給李思源如此厚重的封賞,太極殿中頓時一片譁然,不過也不奇怪,一個沒有什麼身份背景,年齡更是還不到20歲的年輕人竟然成為了一個侯爺,大家沒有意見怎麼可能?
“陛下!”魏徵站出來高聲喊道:“不知這曲轅犁是何方神物?竟然能值一個侯爵之位!我大唐的爵位何事如此廉價了?”
李世民似乎早已預料到會這樣,聞言之後只是微微一笑:“想必諸位愛卿都有這樣的疑惑,那麼就讓李思源本人為大家解說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