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懷臺門口,姬考看到有幾個僕役在外,正想請他們通報。
忽然一個蒼老的聲音響起:“上來吧,等你很久了,還以為你昨天晚上就會過來的。”
姬考聞言,整了整衣冠,然後往裡而去。
還在下一層之時,便聽到激烈辯論之聲:“不可,不可,你這法子太過耗時費力,要是這樣施行,不知道能否有效果不說,自家邦國,首先就力量大損。”
這聲音姬考倒是很熟悉,正是姜子牙。聽到他如此激動,倒是讓姬考驚訝,一直以來,姜子牙在他面前,都是很溫和有禮的。
“用你那法子,同樣不行,真要派人過去,恐怕未必能教化蠻夷,還要被蠻夷所教化了。”
說這話的,正是那個讓姬考進來的老者。
“這就要看所派之人的能力與手段了,當然不能派心性不堅定,智慧不通達之人。”
“真要是有這般人,過去之後,說不得又要被蠻夷所殺了。”
······
姬考上來,見到姜子牙與空桑老人,坐在一張棋盤兩側,盤上棋子亂成一團,兩人爭論得面紅耳赤,看都不看棋盤一眼。
“見過伊尹大人。”
姬考見到空桑老人,連忙拱手行禮。
空桑老人的身份,在進入萬方臺的時候,他便已經瞭解了,正是五百年前,協助成湯放夏桀,取代夏后氏天命的伊摯了。
伊姓,名摯,生於空桑,因其母居於伊水之上,故以伊為姓。商相以尹稱,故名伊尹。
出身有莘氏的庖廚奴隸,但是最終從庖廚之道之中,領悟五味雜陳,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治國之道。這可以說是一位先於傅說,以奴隸身份有大成就者,經歷之奇,讓姬考很是敬服。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在陳勝還沒喊出這句話之前,就陸陸續續有先人,不斷以自身之行,證明這句話確實不是空談。尤其是亂世之中,總有人出來踐行此言。
“見過典藏史大人。”
姜子牙同樣向姬考行禮。
“你小子來了正好,我們正在討論一事,你不妨也說說。”
伊尹見到姬考過來,絲毫不將他視作外人,隨意指著一處示意他坐下。
“兩位正在討論何事啊?”
姬考拱手一禮,便跪坐在棋局之旁,向姜子牙問道。
姜子牙道:“先生與我,在討論對付蠻夷之法,言語之間,頗有分歧,故此爭論不休。”
“兩位法出為何?不妨講講。”
聽到他們是在討論這個,姬考頓時來勁了,他也想聽聽,這兩位大才之人,都是打算怎麼對付蠻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