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虞氏之主,帶著他的次子虞遏,在大河之旁,代表有虞氏一族,為所有的人一起送行。當然,也是為他虞遏踐行。
說起姓氏,有虞氏有一個很奇怪的地方,他們是次子繼承,也就是說次子承虞姓,長子需要繼承另外一個姓氏。
所繼承的姓氏,並不是舜帝的姚姓,而是舜帝祖輩的媯(gui)姓。若是媯姓再有分支,則可以姚為姓。
據說在姚墟之中,還有舜後姚姓一脈,媯水之地,還有媯姓一脈傳承。不過姚墟在如今東夷之內,媯水又在北狄之中,有虞氏也不知其是否還留存下來了。
於是,他們從成湯滅夏之後不久,便開始有這個祖訓定下。
有虞氏三姓,三姓者,虞、媯、姚也,卻是同源而異流。
數百年之後,太公望的姜齊被田氏齊國所代。代齊的田氏,便是媯姓田氏。
“各位,這是我有虞氏所釀造的蒼梧酒,乃是先祖舜帝南巡崩於蒼梧之野後,帝子商均思念亡父,請杜康大人共同釀造的。後來少康居於有虞氏之時,曾以此酒祭祀禹王,誓師征討東夷,最終復夏功成。今我有虞氏以此酒奉上,願諸君往去沬邑,都能得償所願。”
虞遏命令下首眾多僕從,各取一爵蒼梧酒,奉於二十幾位各地到來的煉氣士之前。
“多謝有虞氏款待。”
“今日喝君之酒,來日必有回報。”
······
這些煉氣士在有虞氏之中,呆了一月有餘,有虞氏雖然不說多奉迎他們,但是作為主人,確實也讓他們過得很舒暢。
虞遏見到旁邊還有一艘新來的樓船,便帶著酒水來到旁邊。
船頭姬姜二字,上面雲火圖騰,這可不是誰都敢隨便用的。
“有虞氏虞遏,見過兩位。”
姬考看這位有虞氏之人,年紀也不大,但是氣度卻頗為沉穩,難得生出好感。
“周原姬考,見過公子。”
“姜蘭,見過公子。”
“姬姓與姜姓,都是聖皇之後啊,雖然不知兩位行程,但是有酒兩爵,還請飲下。”
虞遏命人取酒,奉於樓船之上。姬考與姜蘭相視,都點了點頭,朝虞遏行酒禮,然後一飲而盡。
等到姬考他們飲過之後,虞遏指了指樓船之上的十二輛囚車,囚車之中,各有一位披髮長鬚之人,他輕聲說道:“姬兄,不知這個當問不當問?”
姬考灑然一笑:“沒什麼不當問的,我姬周居於西陲戎狄腹地,月前出兵,征討西落鬼戎,擒得十二翟王,考祖父命考為使者,將十二翟王奉於商帝殿前。”
“原來是方國之使。”虞遏點了點頭,對於西陲戰事,他的興趣並不是很大。
他心中所想的,和那二十餘位其他方國煉氣士一樣,怎樣到萬方臺之中接受先輩煉氣士的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