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你有一位大姨母?”
姜蘭並未直接說起其中緣由,反而問起姬考一件似乎與之無關的事情。
姬考點了點頭:“我沒有見過,但是聽我母親說過,是有一位大姨母,乃是我母親長姐,已經三十多歲了,但卻一直沒有出嫁。”
姜蘭嘆笑道:“你這位大姨母,真是一個了不得的存在啊。”
說這話的時候,她的眼神之中,充滿了欽佩,或者說是景仰。這位女子,似乎不比她大多少。
“這話怎麼講?”
“你所遇見種種,都與你那位大姨母有關。”
接下來,姜蘭便說了自己剛剛的經歷,她直接找到了姬考的一位表姐,向她詢問此間內情。
沒想到,他這表姐,沒等姜蘭細問,就將一切事情,全盤托出了。
就在十幾年前,有莘氏還是和他們祖祖輩輩一樣,依靠出眾的莘女,結交各地方國,以求自保。
這本就是有莘氏的習慣,從夏后氏時便有的習慣。他們實力在諸多方國之中,並不算強,但是依靠這種手段,數百年,幾乎沒有哪個方國與他們征討大戰過。
等到成湯滅夏之後,作為禹王姒姓之後有莘氏,一直便受到商人的覬覦。為了保全宗廟與封地,有莘氏的歷代君王,更是將送女這種技術,練得爐火純青。
幾乎所有大一些的方國,都接受過有莘氏的女子,或者為奴,或者為婢,或者為妾,當然,也有少部分為妻的。這些為妻的,都是在有莘氏之中,有著極高地位的女子。
這種情況,直到十幾年前,一個人橫空出世。
這個人,便是姬考的大姨母,姒典正。
典者,司也;正者,堂皇之道也。
姬考這位大姨母,本來之名,只是姒大女,就像姬考母親之名姒仲女一樣普通,但是在她修行有成之後,便給自己易名為姒典正。
典正者,執掌堂皇之道。
既然要典正,那自然是有不正之事,需要典正。而姒典正所認為的不正之事,便是有莘氏送女之事。
姒典正年幼之時,便曾見自己的父親,在有莘氏部族之中收羅美貌莘女,用以結好諸方。身為女子,看到同類如貨物一般,哭喪遠去,她自然對此深惡痛絕。
等到她稍長,無意得到了一道圖騰之引,忽忽十年功夫,竟就讓她能夠接引遠古法相。
僅僅是剛剛接引法相,有莘氏的巫祝,便無人是她的對手了。
然後,姒典正便更名動手,直接派人將自己父親已經送到路上的九位莘女直接接回來,並且很直白告訴她父親,要是再將莘女送出,她不介意為有莘氏換一個君主。
這種不孝的行為,讓姒仲丁大怒,直接便想拿下自己這位女兒。
自己不嫁人就算了,也由著她。沒有想到,她還想影響有莘氏結好諸方的大事。
姒仲丁派人去拿長女,最終卻發現,巫廟之中的巫祝,加起來都不是姒典正一人對手。
後面,姒典正更是隻身一人,帶刀而入九大方國,一日之內,戰敗九國修行之人,直接刀逼國君,讓他們都回書有莘氏,收納莘女之事,就此作罷。
等到姒典正回莘之後,舉國震驚,難以言表,莘女外送之事,只能作罷,一晃也近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