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竹舍。
姬考坐在其中,呼吸吐納天地靈陽之氣,正如他這幾個月以來的一貫作息。
不過此時姬考的坐姿,卻不再是背靠牆壁,隨意而坐了。他此時的坐姿,閉目盤膝,雙手置於兩膝之上。
這是他這一段時間,與岐峰上面的兩位醫家高人,探討之後所作出的改變。
此時已經不是上古,他在靜室之中呼吸吐納,並不會有什麼突如其來的危險。很多上古時期修行的特點,此時都顯得有些多餘。
比如他吐納之時,完全只需要一點靈光照遍周邊,不用花費大半精神,時時刻刻關注旁邊的環境。
姬考覺得,長桑君與青囊君他們說得有道理,他呼吸吐納的效率,完全可以更快一些。
於是,他便一點一點,改變自己的坐姿,調整外部動作,將警惕周圍的大部分神念收回,只留一道靈光在外。
至於裡面的靈氣執行,姬考可不敢幹擾。修行大事,說不定輕微變化,就是天囊之別。
還別說,這種盤膝瞑目的坐姿,不愧是後來修行者首選的姿勢之一。他呼吸吐納的速度,確實要比之前快了不少。
呼。
姬考從入境之中醒來,慢慢睜開眼睛,只感覺一陣神清氣爽。
內心之中,姬考不由得暗自感嘆,自己的煉氣天賦,是不是太差了一點。
已經好幾個月了,可是自己還是沒有將天地靈陽之氣與自身之境相合,形成最初的一道法力。
他能夠感覺到,入定之時,明明有那麼一道氣機,在日月星河之中游走,可惜總是無法合於境中,化生法力。
想到這裡,姬考低頭看了一下身下的五色社稷臺,法力不生,該如何將這祭臺煉化啊。
從岐邑出來的時候,太姜便命姬叔君,將這社稷臺帶上,一起給姬考帶到岐山。這種法器,說不定就會對姬考的煉氣修行,取到極大作用。
姬考從醫家一脈那裡得知,只要法力生出,他便能夠煉化法器,初步使用它的玄妙。
他可是很期待,這塊據說是神秘女神,贈給自己先祖后稷的法器,到底有什麼大用的。那位女神曾告訴先祖,裡面有長生之法,卻不知道,到底是何法?
思慮一下,姬考決定還是去一趟岐峰上面,再向長桑君君他們討教一番。
說走就走,姬考馬上起身,拿起在五色社稷臺上散亂放置的幾卷竹簡,便向著岐峰而去。
他不會縱地金光之法,也不動騰雲駕霧御風飛行,只能從自己所居的峰上走下去,然後來到岐峰腳下,一步一步爬上山。
清晨時分出發,等到他看見長桑君與青囊君所居竹屋的時候,已經接近午時了。
姬考擦了擦額頭汗水,便要進入其中拜訪。
忽然,整個岐峰微微一震,周圍的氣機彷彿被什麼攪動,混亂不堪。
姬考猛得抬頭一看,卻見山巔之上,雲霞瀰漫,將太陽光芒都遮住了。
雲霞之中,隱約有一個丹鼎,上面散發出濛濛的清光,遙遙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