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尤其春節的假,感覺格外的親切,而且今年是這種情況,萌萌更加的想家了。她想回家了,她想她的媽媽了。每逢佳節倍思親,應該就是這種感受吧。遠嫁的女人應該會比別人格外的想家。
對啊,雖然一把年紀了,但是就是很想家人,就是這樣的父母在人生上有歸處,父母不在,人生只剩歸途。這句話真的深深的紮根在心窩子裡。古人說:父母在,不遠行。
母親小孩子了也會說出這樣的話:風欲靜而樹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對呀,人家就是這樣的壞處,你想看父母一眼是非常困難的,即使到了節假日也要先去婆家,而不可能先去孃家,這是一種中華民族的傳統,也是一種風俗。
哪怕你離孃家只有二里地遠,春節的時候也一定是在婆家,不可能是去孃家。萌萌,也真的累了,真的累了。家是一種濃濃的親情感和熟悉感的,每個家都有每個家的味道,那種飯菜的香味是不一樣的。每一家做出的飯菜,每一家所飄散的味道,每一家的家風都是不一樣的。
萌萌花了十幾年,努力的融入這個家,可能還是沒有完全的融入進去吧。歲月之老,時光已逝,一晃眼三十幾歲了,到了而立之年,人到中年能不焦慮嗎?如果說不焦慮,那一定是騙人的,一定是逗悶子的,一定是來搞笑的。
“媽媽,到家門口了,你為何不走了。你的樣子看起來有點痛苦啊,好像不是很開心哦。是不是爸爸惹你了?所以你才這樣表情嗎?……”
小傢伙哪一種什麼情感啊,哪裡有什麼感傷啊,也是因為小傢伙的一句話,化解了萌萌的尷尬。如果不是這句爸爸惹你了的話,奶奶看到她的臉,又覺得她在甩臉色。萌萌感覺和老年人相處真的是太難了。
老年人很是會看臉色,而且他們的時間很充足,有很多的空閒時間,每天都在研究各個兒媳婦之間的深閨密事或者一些隱私。哪怕是兒子和兒媳婦之間的一些生活趣事或者房事,她都想打聽個底朝天。可能他們太閒了吧,可能這是他們生活全部的樂趣吧,可能這些對他們來說很重要吧。
一年又一年時光在流逝,老年人的思維是不可能改變的,他們認準的事情也不可能改變,他們覺得對的事情更不可能改變。就這樣慢慢過著心,積怨越積越深。可能如過去的深井的繩索一般越來越使勁,可能永遠都攪不開了吧。
“沒有啦,寶貝媽媽只是路上太過疲憊沒有緩過來勁兒罷了,不要多講話喲,要對爺爺奶奶有禮貌。你多關注你和你哥哥,不要多關注爸爸媽媽好嗎?
在爺爺奶奶的面前一定要少講話,少講我和你爸爸的話,可以嗎,寶貝。爸爸媽媽說的話你不能完全聽懂,也不能完全理解,如果你們一不小心說出了什麼,爺爺奶奶會擔心的。
可以嗎,寶貝。”
小女兒的眼睛不靈不靈的,真的是好大好天真,像宇宙的視窗一樣照射著人心,那樣的單純,那樣的可愛。還認真的盯著萌萌的眼睛。
“好……媽媽。我們知道了,那我們快回家吧。趕快進去吧,說不定奶奶做了很多的好吃的呢。我都迫不及待了,我好餓喲。……
……”
家……
好吧,暫時還是我的家。可能最起碼就像當一個朋友一樣來到這裡,應該也是可以的吧。我到底是什麼時候把這種濃濃的家味給弄丟的,或者我從未融入過其中嗎?
真的好難呀,人際關係真的是一個複雜的工程,可能比我讀一車子的書都要難吧。讀書對我來說手到擒來的事情,可能一個小時就可以讀一本20多萬字的,但閱讀一個人……太難了。
就這樣吧,埋著頭皮進去吧,要解決這複雜紛亂的可怕事件。這到底該如何解決呢?婚姻上出了問題,工作上出了問題。唯一可以給我安慰的可能就是兩個可愛的寶貝吧。
……